阅读历史 |

第216章 伏羲创世在昆仑(2 / 2)

加入书签

北、斗坪吗?它不就是地龙的龙头吗?

刘傻子教授声情并茂地说——

大落岭自北向南排列有序的小山峰,不就是地龙之脊吗?天地两北王卜,年月昼夜更替相交;天地两条龙,一上一下遥相呼应,阴阳相结合。这不是天示象于我族吗!他为之一振,马上召集手下的几个头领商议推论,分工观察。

又过了几年,伏羲在观察天上北斗与地上昆仑阴阳双龙位相变化的天地象数基础上,集思广益,画出了八卦,推出了四时十二辰,定阴阳双龙交错太极图,将本部图腾标识,以示天下。教民以识风雷水火,日月山泽,以生生不息。伏羲把梧藤编织起来,做成了渔网,教人们打鱼,把紫荆条结成鸟网,教人们捕鸟,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于是,伏羲被部落人民尊称为天神,他的后代子孙绵延相传“自己是龙”的传人。

刘傻子与小波、小明、小聪、梦弟、小燕子进行了一次远古的虚拟旅游考察,此情此景,言行举止,经过穿越号机器人手机的图文转换,让昆仑山文化公园广场的大屏幕转播,广大游客、嘉宾越看越觉得神奇。

刘傻子说,昆仑山留下了不少文化符号,我想问:“什么是昆仑悬圃?”于张喜说:《山海经》描述:“周穆王至昆仑之丘,游轩辕之宫,眺钟山之岭,勒石西王母之山,纪迹??玄圃之上。” 列御寇《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先王所谓??悬圃。” 屈原《楚辞·天问》曰:“昆仑??悬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沈聪明说,刘安《淮南子》:“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 据考察,为纪念伏羲等圣王在此开创中华文明,析城山北部便称圣王坪。圣王坪系86k准四方形岩溶洼地,土层平均厚度仅20,系典型的暧温带亚高山草甸景观。如今,雨水多的年份,5月中 至9月中草甸繁花似锦,平均每平方米花株达120株。远古暖湿时期,昆仑悬圃的花卉更加艳丽,年花期长达9个月。此即所谓“昆仑悬圃”。

刘傻子问:“什么是西王母?”小燕子说,《山海经·大荒西经》:“西王母穴处昆仑之丘。” “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丘,故称西王母。《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在道教中地位极高,在中华道教形成和发展中,一直是很重要的角色。

徐兰问:“什么是炎火之山?”小聪说,《淮南子·地形训》:“有九井九门,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搜神记》曰:昆仑之山,是惟帝之下都,环以??炎火山。 炎火之山位于昆仑山周围。

刘傻子说:“什么是昆仑四门、九门?”小波说,屈原《楚辞·天问》曰:“昆仑悬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栏。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镇之 描述析城山有“四方之门”者,主要集中在原住民自古以来的口传和地方县志之上。自古至今,山西阳城人和河南济源人始终称呼析城山圣王坪南北东西四缺口为南门、北门、东门、西门。除四门之外,析城山顶另有五处通路与四门合称“九门”,与《山海经》所记相符,此即“昆仑四门”“昆仑九门”说。

刘傻子问:“什么是昆仑建木?”小燕子说,“上有木禾”。析城山周边皆林木,析城乔木是阳城古八景之一。据析城山附近牛心温村84岁老人张兴哲回忆,在坪上“娘娘池”东侧,曾有一棵枯死的古树,树洞中可容四五个成年人围坐玩耍,后毁于野火。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仍可见古树遗蹟。

刘傻子又问:“什么是昆仑四灵?”小聪说,戴圣《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礼记·曲礼》:“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吴志·胡综传》:“四灵既布,黄龙处中。” 昆仑丘四灵神兽是中华大道风水形成的源头。有昆仑丘(龙)、鳌背山(龟)、凤凰岭(凤)、不周山(虎)组成四灵。

徐兰问:“什么是昆仑峤山?”

小燕子说,《尔雅·释山》:“锐而高,峤。” 《淮南子·泰族训》:“《诗》云:‘怀柔百神,及河峤岳。’” 峤山为山脊,道路狭窄而平坦,能行走,故又称“大罗岭”,行走于此路者称大罗神仙。??这时,昆仑山文化公园广场上的领导、嘉宾与广大游客,无不为昆仑山的神奇文化源远流长而感到骄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