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回京复命(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早,李琼费了好大功夫,才用软绵绵的毛笔写好了举荐徐懋功的书信,临行前她又叮嘱徐懋功:“如果大将军不予接见,可以先找我二哥李戈,再由二哥帮忙引见。”

徐懋功道了谢,两人便分道扬镳。

单说李琼回到长安,刚进大将军府门,还没来得及跟夫人说句话,兵部就来人宣读了李琼的任命。

李琼在燕山打的那一仗很出彩,破格官升两级,任左监门卫中郎将,相当于现代的中校级别。

夫人出面给了宣令的兵部侍郎赏钱,又跟李琼再三的谢恩。

李琼听到这项任命后,便猜想老皇帝怕是已经病入膏肓,之前她就有过了解,监门卫是守卫长安城门的将领之一,这直接关系到勤王的部队能否顺利进入长安。

想到这一层,李琼进屋换了身便装,准备去彰悦居找李智云,看白猫到底是站在秦王这一边,还是站在太子那一边。

还没等她出门,太子却先来了,李琼赶紧迎驾,太子这一行光随从和护卫就有两三百人。李琼更加确定新皇即位可能就在这几天,不然太子不会带这么多人出行。

李琼把太子请到客厅,在太子授意下屏退左右,太子才小声对李琼道:“李校尉不辜负本宫期望,在燕山打了场漂亮仗,本宫深感欣慰。”

李琼站在一旁躬身道:“多亏太子殿下提拔,李琼才有用武之地。”

太子微笑着点点头:“李校尉知道就好。”他顿了顿又道:“秦王已经暗中招人入京,怕是在本宫即位时会发动兵变,三万禁军已做好勤王准备,到也不必太过忧虑。”

太子话锋一转:“右监门卫中郎将章获也是本宫的人,父皇驾崩时,长安各门必定封锁,届时李校尉要连同章获,阻止秦王的人入京,只许北衙禁军通行。若章获不从,可就地正法,本宫赦你无罪,不仅如此,本宫在登基后还会给你加官进爵。”

李琼赶紧领了声诺,她心里却在想,估计太子跟那个章获也是这么说的:若李琼不从,就地正法!

太子观察了李琼的神情一番才道:“虽然本宫的五弟李智云对你也是青眼有加,不过在本宫登基之前,你们还是不要见面的好。”

李琼一愣,看来太子已经对李智云起了戒心,她便旁敲侧击的问:“难道五皇子也有争储的念头?”

太子笑了笑:“这到不会,五弟深得道家精髓,清静无为惯了,虽然喜欢耍点小聪明,到也无伤大雅,只是改朝换代是朝廷大事,还是不要让他插手的好。”

听了太子的话,李琼放下心来,太子只是不想重用李智云而已,并不知道他在玩无间道。不然的话,李琼跟李智云到雁门关走了一圈,太子对李琼也会小心戒备,不会像现在这样当做亲信来重用。

太子交代完了那些话后,就急匆匆的离去,想来是要赶回宫中。

送走了太子,李琼皱着眉头在客厅有一口没一口的喝茶,虽然以前在电视看到储君之争很是惊心动魄,但是真正设身处地的加入到其中的时候,心里却觉得很没底。

按照唐朝的历史,太子不可能在储君之争中胜利,但是现在的局面却对秦王很不利,最后鹿死谁手还未曾可知。关键是这个时空发生的事,跟李琼学到的历史不一样,太子和秦王哪一个能获胜还没有定数,这才是让李琼犹豫不决的地方。

李琼不禁想到,如果李智云在的话就好了,不管事情多么复杂,白猫都能权衡利弊,迅速想出个解决的办法。

可是现在太子已经明令李琼,不要去找李智云,如果李琼对太子的话充耳不闻,她这个监门卫中郎将的差事,分分钟就得丢掉,她丢官是小,万一影响到秦王的兵变,那就大条了。

李琼独自在客厅琢磨了一会儿,突然想到现在是关键时刻,不能在家里瞎琢磨,于是李琼换上李戈送的铠甲,去南衙报到。

南衙一共十六卫,不过守备在长安的只有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骁骑卫、射声,这七支部队。这些部队只有射声掌握在秦王手里,勉强加上个李琼的话,也是二打五的局面。

不仅如此,北衙三万禁军的驻地离长安也比较近,只需要两三个时辰就能进入长安。

左威卫里虽然大多是秦王的亲信,而且人数有十三万之众,可是离长安太远,最近的一支部队也得在一两天以后才能到达长安。

李琼一边估量着当前的形式,一边到城墙上去巡视。她率领的左监门卫,负责北面和西面四个城门的守备,总军力只有五千人,不过长安墙高壕深,这五千人又是精锐,完全可以抵挡两三万人的进攻。

几个监门校尉听说李琼来巡视,都到城墙上来参见新长官。李琼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这几个人的情况,皇城边上的官员,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跟达官贵人有关系。这几个校尉背后的关也是非常复杂,好在李琼拼爹的话也底气十足,当朝大将军的儿子足够镇的住他们。

虽然这几个校尉表面上对李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