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相会(1 / 2)

加入书签

待到十二月时,泉州还未曾落雪,京都已是银装素裹。

京都所在,非富即贵,不曾见那冻死骨,这大雪不过是才子佳人的画与诗,歌与乐。

而此时,户部右侍郎何霄家里却迎来了一位略显寒酸的客人。

何霄打量着这位来客,他衣服的料子颜色稍褪,一身打扮只是为了保暖,略显臃肿,谈不上什么风雅。他一路风尘仆仆,面色略显疲惫,明明还算俊朗的面容都少了几分风采。这和何霄想象中自己要见到的人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陆泓彦与何霄相对而坐,在书房内饮了杯热茶,又借着火炉暖了会儿手,这才缓了过来,他从郑州一路过来着实不算容易。

陆泓彦未曾与何霄见过,何霄是成晟十六年的状元,而陆家在成晟十五年落败。

短短数年何霄能官至正三品,少不了上面的提携,但何家在京都此前未有根基,陛下此等作为,明眼人便都知道这位状元郎是当朝新宠。

陆泓彦不知这些,他的记忆中京都没有这号人物,这何霄应该是在陆家落败后的几年里才到京都为官的。他明白在自己处理完郑州水患后,能被安排见到的人一定颇受陛下信任。

郑州民风朴实,当地知州更是踏实勤勉之人,陆泓彦前往之后上下皆已有人打点好了,知州无条件地按照他的想法治理了这次水患,并没有什么难处,可见郑州还是在陛下掌控中的。

因为不了解何霄,陆泓彦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何霄率先打破了沉寂的氛围:“我闻阁下从泉州来,泉州之地向来富饶,阁下为何看起来如此疲倦?”

陆泓彦听到这话心下一沉,他明明是从郑州而来,但何霄却说是泉州。

虽有疑虑,但陆泓彦面色不显,轻言:“家境贫寒,一路车马奔波不曾歇息,让何兄笑话了。”

“原来如此。”何霄点点头,“不满阁下,我乃泉州人,一听闻阁下是大儒门生,又是泉州人,便倍感亲切。”

陆泓彦笑道:“何兄唤我名字便好。”

何霄摆摆手,甚是客气:“张兄是大儒门生,此番愿意入京辅佐陛下,前途自是不可估计。日后同朝为官,我与张兄既然是同乡,帮衬一二也无不可。”

两人一番寒暄之后,何霄便引着陆泓彦入宫面圣。

孟冀见着何霄领着陆泓彦前来,两人行礼后,何霄识趣地退了出去,御书房内便只剩下了孟冀与陆泓彦。

陆泓彦瞧着这位少年君王,与自己记忆中的样子重合,微微叹气:“与陛下多年未见,陛下与我所想倒是大不相同了。”

孟冀起身,走到陆泓彦面前,细细端详了片刻,才笑道:“无逸你瘦了许多。”言罢,孟冀拉起陆泓彦的手,两人去到后殿落座。

陆泓彦坐下后不禁疑问:“何霄可信?”

孟冀点点头:“他是颗明棋。何府盯着的人太多,有些事他不方便说。”

陆泓彦思索片刻,便明白了。

如今的京都,愿意把自己当作一颗陛下的明棋摆出来的,也是最大的靶子了,何霄既然愿意承担这样的身份,他的忠心不会比陆泓彦少,他的能力也能保住自己立于洪流之中。

而陆泓彦自小体弱多病,在京时甚少出门,他能与孟冀相识都是一场意外,更别提他十六离京,饱受风霜,如今五年过去,他长相与少时也有了不少区别,现今京都基本无人识他。

“我可要更名?”陆泓彦问道。

孟冀摇头:“郑州水患处理得当,他们从中没吃到多少。他们知道郑州知州有多大本事,疑惑之下便会去查,知州迫于压力便只能告诉他们有高人指点,泉州那边你的身份已经尽数打理妥当。算算日子他们已到泉州调查,而知州也在不久前上了道折子引荐你,过几日你便以这个身份入朝,身份没有问题,名字重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孟冀看着陆泓彦,眼中似有一团火,他认真说道:“朕就是要让陆泓彦这个名字扬名天下。”

他很少说对人有亏欠,都说君君臣臣,君要臣死,臣又谈何怨言?但陆家落败一事他一直惦念着。派人问陆泓彦的话也只是怕这位故友心中只剩仇恨,那么他投靠太后便更能为他陆家平反,但陆泓彦没有让孟冀失望。

陆泓彦眼眶微红,起身大拜:“臣……谢陛下!”

孟冀将他扶起,略有无奈:“朕如今能做的不多,替陆家洗冤之事要靠你自己。但在此之前……”

陆泓彦抬头,万分诚恳:“臣明白。”

在此之前他要先替这大周泱泱万民诉冤。

……

【泉州城】

临近新年,书院给学生们放了假。

姜青玉过了科试后,已经有了参加秋闱的资格,最近可以说是乐得轻松自在,闲下来他便去找何万下棋。

何父一向欢迎姜青玉,何万不是能静下来的性子,入书院前偏爱斗鸡走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