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9章 出发海上探险(1 / 2)

加入书签

研究所那边很快就用现有的材料做出了一个潜水艇。

这个潜水艇比末世前的配置更好,可以说是领先时代的产物。

g国营救回来的人里有好几个海事系统公司的研发人员,该公司曾研制出利用209型、212a型、214型潜艇上成熟的系统和技术,设计排水量在1000吨左右的210型潜艇。

210型潜艇采用单壳体单舱设计,长56米,水下排水量1000吨,耐压艇体直径53米,下潜深度可达250米,采用x型舵增强机动性。

新研制出来的潜艇就使用了这个概念,并且制造成功。

这个小潜艇配有8具533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重型鱼雷、反舰导弹或水雷,艇上还有空间用于放置6枚备用弹。

艇上人员配置可以有2种方案:2班轮值需要15名艇员;3班轮值则需要21名艇员。

现有的铅酸电池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的水下航行速度。

并且满足现有潜艇任务条件下,其电池容量最多能确保以4节速度航行时续航力达到4000海里。

这个潜艇还特别强调了指挥台围壳的设计,指挥台围壳上安装了4根可升降的桅杆:一根通气管桅杆,在给电池充电时,它可以为柴油发电机工作提供空气;一根导航用雷达桅杆、一根通讯桅杆和一个潜望镜。

除了潜望镜外,所有桅杆都是非穿透型的。

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分别安装1根es、1根eo传感器和1个uhf卫星通讯天线。

指挥台围壳中的进出通道内还包括了一个可容纳2人的密闭舱室。

这样做出的潜艇可以保证人员的安全和联系。

夏霁选用了两班轮值的方案,她作为指挥,剩下十四人分成两个小队。

这次出行她没有选择基地里的人,都在军队里选。

水下也许会有未知的危险,他们的异能在水下也会大大地受到限制。

现在的武器除了潜艇自带的鱼雷以外,只有水下突击步枪可以使用。

鱼类在水底的移动速度过快,若是枪械瞄准不够准确的话,也会导致自己受伤。

而且潜水服穿在身上十分的重,没有经历过训练就要潜到深海中,穿着潜水服出来作业,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只有军人。

夏霁拥有【巨力】,还算可以撑住。

他们这一次会先到百慕大三角停船,再从大三角下海,查看海底的情况。

在此之前夏霁已经带几个国家的高层从疆省的无人区进入冰块区域,他们也派了一队研究地形的人留在那里研究这突如其来的冰块区。

地质学家们对于这里的地形也表示深深的不解,这样的冰块层应该只会在南极和北极的极寒之地出现。

夏霁让厨房给她做了足够一个月的食物,将基地的事宜都交给了许清酒便去到华南基地跟郝爱国和冯青山会合。

此次出行除了夏霁一个外人,郝爱国和祁钰各带一队。

祁钰带的队伍也是他末世前带的那一批中的幸存者,这样也更有默契。

郝爱国则直接带了他的亲卫和两个新生代。

如此一来夏霁倒是显得更孤独了些。

不过人生来就是孤独的。

夏霁没有用自己的游轮,而是坐上了小型军舰。

虽说是小型军舰,但是也比普通的船只大上不少。

军舰选用的是担任日常巡逻的近海防御056型轻护卫舰,英文名为type 056 rvette。北约代号是jiangdao css rvette,江岛级轻护卫舰。

该舰采用深v、长桥楼船型,适航性较好,可提供较大的舰体空间。

采用隐身设计,舰体外飘,上层建筑内倾,形成一条贯穿舰体前后的折线,舰面上的设备如小艇、鱼雷发射管都做遮蔽处理,雷达隐身效果良好。

舰艉部有直升机甲板,有直升机操作能力,但没有设置机库。

武装方面上,056的舰艏配备华国在本世纪初仿自e国ak-176的pj26型单管76隐身舰炮,这是一种全封闭式自动舰炮,由俯仰部分、炮架部分、供弹系统、瞄准随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

其特点是射速高,可靠性好,不仅具有较强的对海射击能力,也具备较强的防空能力。

舰舯主桅杆与烟囱之间设置反舰导弹发射器,该型导弹为海军驱护舰在21世纪前十年的标准配备。

这艘军舰满足他们从华国行驶到百慕大的各个需求,并且在路上若是遇到敌军也可以进行战斗。

此次出海航行,华国共派出三辆056,其余国家也各自派出了至少一辆。

所有国家唯华国马首是瞻,故而此次出行所有行动都要听华国这边的意见。

海上航行并不需要夏霁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