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 好高骛远二皇子,嘿嘿嘿嘿谢承泽(1 / 2)

加入书签

谢承泽望去。

沈渊身着一袭华丽的月银白袍,衣襈边处被用以略显稳沉的浓靛色绸衣点缀,再配以青色玉腰带系在腰间,衬得那副修长的身姿尽显风光月霁之色。

墨色的长发一半被青色的玉冠高高束起,一半则如薄纱轻披在长肩后背上,既不显得过于单调无趣,又平添几分风流之感,可谓是恰到好处。

听到门外进来人时,那人微微转头侧目,露出一张俊美至极的年轻脸庞。

沈渊生得极为贵气,两弯细眉浑如黑漆,漆下一双明眸似星辰流光,分外溢彩有神,那略薄的唇瓣,噙着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难掩其男儿风流不羁的脾性。

只是,那笑意下一秒便是转瞬而逝,谢承泽敏锐地察觉到,沈渊在看到来人是他的那一瞬,眼底闪掠过一丝厌恶之色。

厌恶?

谢承泽有些摸不着自己哪里得罪沈渊了。

“泽儿。”见到谢承泽,建帝慈祥一笑,指着沈渊道,“这是太傅之孙沈渊,你们幼时应当见过。”

太子幼时喜欢黏着谢承泽,而太傅是太子的老师,沈渊跟着太子,自然也是见过一两次谢承泽的。

沈渊收起笑容,微微垂头,不冷不淡不卑不亢道,“沈渊见过二殿下。”

谢承泽又意外地看了眼沈渊。

不对啊,他怎么记得,这个阶段的沈渊都是自称草民和沈某的,怎么现下又自称起沈渊来了?

原书里,沈渊的自称变化也是一种权势上升的表现,从草民到微臣,从本官到沈渊,便是他从无官之身走向权臣之路的更迭。

不过,谢承泽也懒得在意这些,在他看来,只要自己低头做人,不再行那些贪赃枉法之事,不再觊觎皇帝的位子,他就可以高枕无忧,当一辈子纵享荣华富贵的帝二代。

而沈渊,也自然没有理由再杀他。

所以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赶紧交差下班,回家睡大觉。

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了,他回忆着原书中原主面对建帝时的性情,开开心心地坐到书案旁,给自己倒了杯茶猛灌一口,然后嚷嚷道,“父皇!捐银最少的大臣出来了!”

闻言,沈渊抬了下眼皮。

捐银?

建帝兴致勃勃地把今日朝堂之事,给沈渊简单说了一遍,还夸赞道,“泽儿和太子这一招配合,属实是绝妙,短短两句话便为国库省了不少银子,替朕排忧解难了不少啊!”

沈渊心底微微一沉。

上一世这时,并没有捐银一事,只有太子在朝堂上提出了春闱附加题一事,而谢承泽妄图喧宾夺主,下朝后便赶来御书房,向陛下索要春闱监管一职。

难怪来的路上,他并没有遇到谢承泽,他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原是去户部办事去了。

不过,即便这些事情与前世略有出入,谢承泽来找陛下索要春闱监管一职的事,肯定不会改变。

沈渊太清楚谢承泽的为人了,狼子野心、手段阴毒,又好高骛远、难成大事。

即便建帝纵容,让他今日沾了太子的光得以表现出色,但获利的还不是太子,而得罪百官的是他谢承泽?

依旧是这么的蠢而不自知。

心底虽讥讽,但沈渊面上却神情未变,抬手恭祝道,“陛下有两位才能出众的皇子从旁相助,是陛下之福,建安王朝之福,天下百姓之福。”

谢承泽偷偷瞥了眼沈渊。

嘿,主角在夸自己哎。

这么说,他在沈渊这里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说吧,捐银最少者是谁?”建帝收起笑容,面目稍稍严肃了些,看着似乎很重视这个答案。

“唔……”谢承泽看起来似乎有些犹豫,“儿臣不知该怎么说。”

“怎么了?”建帝耐心问道,但其实心中也有了答案。

贪官们自然不敢捐最少的银子,能垫底的,怕是也只有那种真正的廉官,而这样的廉官,也必然是站在谢承泽的对立面上的。

谢承泽会说什么,建帝一清二楚。

然而下一刻,谢承泽说出的名字,却让建帝讶然。

“若按照捐银数量,捐银最少者是儿臣。”谢承泽红着脸,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儿臣捐了三十九两九钱九十九文。”

建帝不可思议地看着谢承泽,瞬间就明白了,那位廉官怕是只捐了四十两。

可泽儿,何时这般会做人了?

都说知子莫若父,但建帝怎么都没想到,脑子缺根弦的谢承泽还有这等抚官恤臣的手段。

这放在往常,绝对是不可能的。

难道是太子顾念旧情,偷偷教的?

可是以泽儿的小性子,就算是宁愿得罪文武百官,也绝不愿意接受太子的帮助,这点建帝还是十分肯定的。

建帝不由暗暗打量着谢承泽,承欢殿里那些蠢笨的家臣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