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觐见(1 / 2)

加入书签

“莫要替我省。”顾瑾边说边走进了内室。

王管家见状讪讪地退了出去。

半夏跟着顾瑾进了内室:“姐姐,怎么办?”

顾瑾笑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别怕,一切有我。”

半夏有些不明所以:“姐姐,你费劲争来管家权,却连账本都看不了,何必这么麻烦呢?”

顾瑾揉揉眉心,道:“我不懂但是我会想办法,顾家大部分产业是我爹爹挣来的,我不想便宜他们。”

她后来从师父那里知道自己当年生病是因为有人下毒,她知那下毒之人肯定在府内。虽摸不清是谁给自己下了毒,但是毫无疑问,能给小姑娘下毒,无非是利益牵扯。

想叫她离开顾家,但是又没打算要她的命,顾瑾心头盘旋了几个人的名字。

她静静地思索了片刻,又看着半夏笑道:“我是不擅理家,但是我准备请个厉害的账房先生教你算账,将来你来帮我管家。”

半夏吓得急急摆手:“姐姐愿意带着我,都是我的福分,我哪里敢肖想那么多。”

顾瑾勾了一下她的鼻尖:“我可不叫你上刀山下火海。”

晚上是难得的宁静,杏园有自己的小厨房,顾瑾带着丫鬟们用完晚饭,刚要歇下,宫里便传来信,说皇上传她入宫。

顾瑾有些疑惑,不解皇上为何这么晚还要召她入宫。

她忽然想到爹爹每隔三个月给皇上配一次药,她不知上次配药是何时,估摸着皇上大概是到了配药的时间。

来传召的是一个年纪很小的太监,顾瑾不认得他,得到口谕之后便也不好开口询问皇上召她何事,只好带着半夏一起进了宫。

在路上的时候她在心中暗暗猜想,皇上的药方每隔三个月配一次,现在是四月下旬,算一算时间,上个月初爹爹刚给皇上配过药,所以这也是她进了太医院,皇上却一直没有传召她的原因。

前日与今日当值的时候都不传召,那么理由只有一个,今日怕是得罪了贵妃娘娘。

她午后在太医院曾特意翻了贵妃的脉案,翻到最后翻得冷汗涔涔,才明白院使大人为何要叫她先熟悉后宫各人脉案,才去请平安脉。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小太监进去通传,天上飘过几片乌云,遮住星月,顾瑾立在漆黑的阴影里静静等待。

过了好久,荣公公才从里面推门而出。

“顾姑娘,皇上有请。”荣公公面上带着笑。

顾瑾微微颔首回了个礼,紧随其后进了御书房。

皇上身着大红龙袍,端坐在龙椅上,手持狼毫飞快地批阅着奏章,见到顾瑾进来连眼皮都没有抬。

顾瑾突然觉得周身笼罩着一股压抑而沉闷的气氛,她规行矩步,目不斜视地上前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平身。”一道威严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顾瑾幼时曾进过几次宫,也曾见过皇上数次,在她印象里,皇上和善好说话,记得有一次她跟着爹爹进宫给皇上看病,她在外面等着的时候多吃了几块核桃酥,后来皇上还经常叫御厨做了核桃酥叫爹爹带回来给她吃。

威严而冰冷的声音在耳边擦过,顾瑾收起万千思绪,面上仍大方地行礼起身。

“朕听闻今日你医治好了太后的头疾?”皇上一边书写,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

顾瑾目光清明,如实道:“太后头疾乃沉疴,微臣暂时只能尽力缓解,不过微臣已在翻看各种医书,试图找到彻底医治之法。”

既没邀功也没推卸责任,回答得滴水不漏。

“贵妃那里以前都是顾院判在负责,今儿她身子不适,派人去太医院请你,你给推拒了?”

顾瑾皱了皱眉,她不知事情的始末是如何被传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到了皇上的耳朵里,事情完全成了另一个样子。在路上的时候她便想到了这一点,只是没想到还是超出了自己的预想。

她欠了欠身回道:“回皇上,微臣并非推拒,贵妃确有指派宫女前去太医院请院使和院判大人,只是他们当时并未在太医院,院内的小医官便叫微臣前去贵妃那里看看,不想刚要出门,就碰到孙嬷嬷前来寻微臣,说太后头疾复发,点名要微臣前去伺候。”

“凤仪宫的小宫女很懂规矩,一听是太后有恙,便叫微臣去了长春宫。”

她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皇上缓缓落笔前,扫视她的目光中有几分探究的意味:“你可知当初是太后举荐你当了太医院的御医?”

顾瑾语气微滞,“微臣不知。”

“原本顾御医是希望你承继仙药使的位子,不过太后说你医术超绝,来太医院当御医是绰绰有余的,朕便允了,给了你史无前例的荣宠。”

顾瑾心中更有些惊,仔细揣摩话中的意思,合着她能尽快当仙药使是太后在其中推波助澜,要不,她父亲去世那么久,她都没有得到任何讯息,皇上也一直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