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章 第五小组,姜老入驻(1 / 2)

加入书签

时间过得很快,两个多月后

s级实验室在重新分组大会召开后的第三天迎来了他们的第五组——龙科大姜老带队的光伏能源组,

突然从d级突然转到s级实验室,姜老团队开始还有点不适应,

但是因为等级不同,国家予以扶持的力度也不同,在s级实验室,姜老团队享受到了之前在d级实验室享受不到的优待,

实验器材、实验场地、实验原材料等等几乎第一天张口,第二天就有人送来,再加上陈江有时也会参与到光伏实验中,

取得的实验成果非常显著,仅仅一周时间,实验室中的光伏效率就突破了世界上所有实验室有记录的极值,达到了62

陈江这边忙的像头老牛,主要精力放在空天母舰的设计数据与动力数据上,

虽然系统有参考答案,但是却不能照搬全抄,

比如200年后的空天母舰动力依靠核聚变,而现有的技术只能通过光伏、化石能源、核裂变来实现,

因为能源供给系统的差异,设计就会千差万别,这些都需要陈江和李木子二人通过精确地计算来确定数值,

虽说李木子拥有绝对数感,但是不是单纯的计算器,她需要对每一个她写下的数据负责,

在空中一个小小螺丝钉的松动都可能舰毁人亡,

再加上陈江还需要抽出时间来到第五小组指导光伏,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

光伏的转化率非常受制于材料的种类,而材料的表现不仅仅与其本身有关,外部因素往往也会影响,

实验的目的就是设定不同场景时,光伏材料对光子的利用度,

因为是在云层与大气层之间飞行,气压、风速、湿度等条件相对稳定,所以第五小组主要就是根据这一条件找出转化率最高的光伏材料

而这虽然只是两点距离,但却需要每天成百上千次的实验找到“最短”的线段

“18号机什么反应?”

“18号转化率不高,只有76,距离咱们最高的那次还有3的差距。”

王梓穿着白色工装服,手中那些题板正在紧张的记录着面前机器上显示的数值

这是他每天上午的工作,而他下午的工作就是从脑袋里抽出脑浆,并且利用这些脑浆想出新的方案,晚上提交试验单给实验室操作机台的人员,开启新一轮的测试,

“哎,数据上不去啊~”多日高强度的工作让面前的汉子身心俱疲,

如果不是被临时抽调到s区来,他根本就不用这么累,76的转化率放到民用端,他王梓能一夜之间成为百亿富翁,

无数的车企、房企老总会找上他,只求分享这一项技术,

但是当他来这里被告知,85是底线,标温标压达不到,面前就是废铁一堆

“没事,休息休息。”身边江铃贴心的帮王梓擦着额头上的汗滴,

“还有多少天?”

被问到的江铃一怔,听到这句话的工作人员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这一块石头压在他们心中太久了

“三天!”江铃艰难回答,虽然她是蹭着王梓的光来到这里的,但是她的基础可一点不弱,在这里她已经是继姜老和王梓以外的第三工程师了

三天

王梓苦笑,三天后就是s级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们给他们第五小组的任务截止日!

一位头顶满头白发的老人穿着工装服王梓的身后走出,手轻轻搭在他的肩膀上

姜老!

姜老肉眼可见憔悴了很多,不仅仅是最近的实验任务重,更因为压力太大,毕竟他是第五小组的组长,如果因为他们实验的问题最终导致了计划的延期,

这是姜老无法接受的情况!尤其是其他组的压力并不比第五小组小,

远的不说就说陈江所在的第四小组,几乎负责整个空天母舰内外部的设计、动力数据演算,而且人数只有两人,还要兼顾自己这边,

相比之下设备、人员都这么完善的第五小组若是还没法如期完成,那真的愧对国家的信任了

“今天极值多少?”姜老看着面前的18号机,

“今天极值在7816。”王梓沮丧的摇了摇头,连日的失败已经让他萌生退意,

“昨晚你想的那夹心饼干式的结构表现如何?”

“只有77,整体还是没有显著提升,老师,要不咱把师弟叫过来吧,毕竟整个理论是他创造的,他应该更适合这里吧?”

王梓想到了陈江。

姜老闻言,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陈江的第四小组最近正在攻坚一些关键数据,每周从办公室运出来的稿纸都按吨计,第四小组比我们更需要他。”

“可是,咱们现在已经到了瓶颈,能想的结构、材料我们已经全部想了个遍了,除非现在咱们去外星找新材料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