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雨夜屠夫”罗树标(1 / 6)

加入书签

罗树标,1954年8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境嘛,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成年后的罗树标,正好赶上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十年。书没念成,但因为出身工人家庭,也没吃多少苦头。

这家伙从小就有点“另类”,生性怯懦、沉默寡言,身边的朋友少得可怜。在那个全民疯狂的年代,他既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戴上红袖章四处搞串联,也不像老实孩子那样在家埋头苦读。

他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就像个“闲云野鹤”。高中毕业后,他就一直宅在家里,父亲看他这样也不是办法,就想着让他学个手艺,于是把他送去学木匠。可罗树标对木工一窍不通,纯属“赶鸭子上架”。

要说罗树标对什么感兴趣,那绝对是个“另类”爱好——偷东西。家境一般,对新鲜事物又充满好奇,从小到大,他偷过的东西数不胜数,被抓的次数也是数不胜数。但因为年纪小,每次被抓都只是批评教育一番。

到了1974年,20岁的罗树标依然“贼心不改”。学了点木匠手艺后,他居然把目标盯上了公社里的木材。某天晚上,他趁着夜色偷了几个木头,结果很快就被公社的人发现了。这次可没人再批评教育他了,直接把他送去了劳动教养两年。

本以为劳动教养能让他改过自新,没想到却适得其反。在劳动教养所里,他接触的都是些社会上的闲杂人等,这些人没事就喜欢交流偷窃技巧,罗树标也跟着“耳濡目染”。

结果1976年出来后,他不但没改好,反而变本加厉,开始入室偷窃。这可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当年的文革刚刚落幕,社会上的富翁还不多见,罗树标这种“职业”小偷能偷到的宝贝也寥寥无几。

不过那时候的楼房稀缺,防盗门更是闻所未闻,家家户户就靠一把锁守护着家园。这对于惯偷罗树标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撬锁技术简直比开自家门还熟练。

那段时间,罗树标可谓是“业务繁忙”,但好景不长,一次意外事件让他的偷盗生涯暂时告一段落。

话说1977年9月的一天,罗树标悄悄摸进了广州市家电研究所家属区的一间房子,正准备大展身手。谁料,女主人徐某突然回家,撞了个正着。

徐某一看家里进了陌生人,立马火冒三丈,质问罗树标是何方神圣。罗树标吓得魂飞魄散,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徐某不停反抗,罗树标一急之下,手一松,竟然狠狠地掐住了徐某的脖子。没过多久,徐某就命丧黄泉了。

虽然是初次杀人,罗树标心里慌得一批,但想到徐某已经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他只能狠下心来,一不做二不休。为了确保徐某彻底“安息”,他还抄起电熨斗,对着徐某的脑袋就是一通猛砸,直到脑浆四溅,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现场。

事后,广州警方虽然从现场搜集到了大量罗树标的指纹,但由于当时刑侦技术有限,加上罗树标的犯罪行为并未被他人目击,警方一直未能找到更多线索,这起案件只能暂时搁置。

杀人后的罗树标在家里提心吊胆了好几个月,再也不敢涉足偷盗行业。然而,当他发现警方并未找到他时,便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痒痒”。

1979年1月的一天,罗树标来到广州某电子厂的女工宿舍,翻墙而入。他本以为能大捞一笔,结果却大失所望,女工宿舍里除了化妆品、洗漱用品等不值钱的玩意儿外,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正当罗树标失望透顶之际,他突然在某个女孩的枕头下发现了意外之喜——几件内衣。原来这些女工因为工作繁忙,常常来不及清洗内衣,就随手塞在枕头下。

看到这些内衣,罗树标内心深处的邪恶念头开始蠢蠢欲动。他迅速找了个包,把这些内衣装了进去,还顺手偷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却因为神情紧张被门卫拦了下来。

门卫询问他的来历,并检查了他随身携带的包裹。很快,门卫就确定他是个小偷,于是将他扭送到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警察发现罗树标偷的东西虽然不值钱,但他之前已有盗窃前科。于是,警察决定将他送去劳动教养三年。

然而,此时的警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偷女孩内衣的贼竟然是两年前在家电研究所犯下命案的凶手。由于当时警方无法将两起案件联系起来,罗树标得以逃过一劫。

1982年,罗树标劳动教养结束后,他的家人为了让他改过自新,特意从广州市下面的镇子里给他找了个媳妇,这位贤良淑德的媳妇名叫刘美婷。

刘美婷虽然知道罗树标曾两度“光临”劳教所,但她深信罗树标本质上并不坏。他老实巴交,只是偶尔喜欢小偷小摸,无伤大雅。

更让刘美婷心动的是,罗树标是市里人,有着让人眼馋的城市户口。于是,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罗树标,并为他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然而,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