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5章 只剩最后一人(1 / 3)

加入书签

安庆见此无奈的道:“你就不要再怪父皇了,他虽然有些事做的确实狠辣了些,但对咱们还是很恩重的啊,就像上次你犯了大过,他不也仅是把咱们幽居扬州而已吗?”

李伟闻言心中冷笑一声,朱元璋对自己家人确实重亲情,但上次之所以没对他下杀手,还是觉得他有利用价值,想把他当成老朱家的传家宝给传下去罢了。

若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那死不死就不好说了,毕竟历史上这老家伙又不是没杀过驸马。

“夫君,咱们还是早点离开京师吧,回扬州也好,远走高飞也罢,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不管去哪都可以!”

安庆轻声劝道。

“好,都听你的,等我准备一下,咱们就远走高飞。”

李伟笑道,这事他本就已经决定要这么做了,自然不会不同意。

见他痛快答应,安庆这才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李伟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安心,然后便将手中的册子合了起来,命人取来个火盆,点燃后扔进了火盆里,销毁“罪证”。

“罪证”在飘忽的火苗中化为灰烬,他长长的出了口气,仿佛跟朱元璋过往的这些恩怨也随之消散,浑身感觉轻松了许多。

想起刚才朱允炆那一脸委屈的样,他不禁升起一丝心软。

不管朱元璋怎么样,当初朱标对他还是不错的,这个朱允炆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但毕竟年纪还小,若是好好教育一下,未必不能改正。

“哎,看在你爹的面子上,将来走的时候带你一块吧。”李伟喃喃自语道。

“带谁啊?”一旁的安庆听到他的自语好奇的问道。

李伟转过头来看着她,正要回答,又突然一顿,心中恍然明白了过来。

合着老朱这根本不是什么罪证,这是一副感情牌呀!

“不带,谁都不带!”李伟果断摇头道。

靠!差点又着了这老狐狸的道!

安庆疑惑的看了看他,噘了下嘴。

……

正阳门前,朱棡朱棣两位藩王和郭英、张龙、毛骧等人都聚在此处,恭敬的下拜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晋王、燕王即日启程返回各自封地,麾下兵马交由定远侯郭英、凤翔侯张龙节制,回封地后,尔等当安分守己,尽心守边御敌,毋扰百姓……”

朱棡和朱棣在听到圣旨里让他们交出兵权回归封地的时候便是脸色一变,对后面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强忍着等这個官员宣旨完毕,脾气火爆的朱棡便立刻起身大声质问道:

“这是不是李伟那贼人假传圣旨?”

“殿下误会了,这确实是陛下的旨意。”

刚宣读完旨意的官员小心翼翼的道。

这些圣旨虽然是李伟让人拟的,但是确实是朱元璋亲自用的印,真算起来,也确实是朱元璋的旨意。

而且现在李伟掌控着皇城,跟他作对的官员包括吏部尚书詹徽都被下狱问斩了,他一个小小的行人司司正可不敢在这个时候乱说话。

“什么狗屁广陵王?明明就是个反贼!你是不是也已经投靠贼人了?”朱棡怒视着这个官员骂道。

这个官员闻言浑身一颤,连忙解释道:“不不,下官没有啊!广陵王是陛下亲封的,下官如此称呼并无不妥啊!”

朱棡还要责骂,朱棣开口打断道:“这真是父皇下的旨意?”

“千真万确,这是陛下亲自用的印,下官不敢胡言!”司正急忙的说道。

朱棣闻言顿时皱眉不语,朱棡再次怒道:

“哼,我看这圣旨就是假的,即便真是父皇亲自用印,也定是受那贼人胁迫!”

“伱……你们要不是不信,可以自己进宫面圣呀!”司正说道。

朱棡朱棣二人闻言,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

其实他们现在都不想撤兵,因此巴不得这圣旨是假的,当然同时也是担心他们撤走后李伟真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也好,那我便进宫求见父皇,若真是父皇的旨意,我也正好可以向父皇辞行!”朱棣沉声道。

“万万不可!现在大半个皇城都在贼人李伟的掌控之中,若是你们此时进城他必然会突然发难,陛下已经身陷敌营了,二位殿下不可再冒险!”

朱棣身边的张玉立刻出言道。

朱棣看了他一眼,目光中暗含赞许。

他和朱棡作为皇子,自然不能因为自身的安危拒绝进宫面圣,张玉作为手下此时出言正合适。

“是啊,二位王爷万不可再中了那贼人的奸计!”朱能也跟着道。

“不错,王爷不能去啊!”

朱棡的手下也跟着纷纷反对。

朱棣和朱棡见此,顿时一脸“为难”。

“那怎么办?不面见父皇,怎能确认这圣旨不是那李伟假传圣旨啊?”朱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