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章 穿上我的花棉袄(1 / 2)

加入书签

铁匠的院子不大,赶车青年一进门就铁头铁头的叫。

一个黑黑壮壮的青年闻声从屋里出来,跑过来笑道:“你小子怎么来了?”

他看到了苏唯,两个男人对视一眼,露出一副他们都懂的神色……

苏唯“……”

赶车青年说:“这位姑娘要买炉子,我就带她来了。”

铁头挤眉弄眼的笑:“成,正好我师父打了几个,你跟我来吧。”

东边的凉房里放着几个炉子,和现代的炭火炉差不多,而且古代的铁匠那手艺真不是一般的,炉子用料扎实,有的上面还有花纹,苏唯选了个没花纹,造型简单,看起来最便宜的问:“这个怎么卖?”

“这个啊,要二两银子。”

苏唯:“什么?”

二两银子,相当于现代的两千块了,怎么不去抢啊…

铁头笑道:“这已经很便宜了,铁本来就贵,最近边界在打仗,管控又严……”

他巴拉巴拉说了一通,苏唯最后还是决定买了,贵就贵吧,总比冻死强。

她将王婆那拿的银子掏出来,铁头拿了小秤秤了秤,找了把剪刀将多余的剪掉,还给了苏唯。

苏唯收好银子,赶车青年便将炉子搬了起来,他看着瘦,其实力气很大,还笑着和铁头说回头请他喝酒,之后两个人就出了门。

赶车青年怕她多想,解释说:“这也是咱们这,若是别处有银子都买不到这铁炉子呢。”

苏唯脑子里有记忆,古代铁是稀缺资源,因为能做兵器,铁矿大都在朝廷的把控中,民间流入的也只是做些农具,至于武器刀具什么的,想都不要想,买一把柴刀斧头都得官府报备。

赶车青年说,铁匠铺子每年给的铁都有份额,像这种火炉子要用不少的铁,所以卖的就贵了些。

不过他也没想到苏唯真有银子买。

苏唯从他的话头中听出了别的意思,她忍不住问:“你对这里很熟悉吗?”

赶车青年说:“当然,我在这长大的,而且……”他小声说:“我和铁头经常去边界那,能弄到一些东西,一会儿铺子若是没有棉花,我去给你弄。”

苏唯“……”

“那……谢谢你了,还不知道你怎么称呼呢?”

赶车青年说:“我叫韩宇。”

“我……我叫苏唯。”

“苏唯,真是好听的名字……”

韩宇的脸上明晃晃写着对苏唯有兴趣三个字,苏唯也不是傻子,可她没办法,谁叫沈砚那么没用,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他。

还给她甩脸,越想越生气。

韩宇将炉子搬上牛车,他还要陪苏唯去买布,苏唯本想拒绝,又想到自己人生地不熟,布店老板万一骗她怎么办?

哎……

苏唯心想,对不起了韩大哥,我也只能利用你了。

有了韩宇帮忙,苏唯幸运的买到了一件棉衣,是之前一个客人做的,结果棉衣做好了,那客人因为怀孕胖了穿不进去,就只能放在这卖掉,人家做给自己穿的,用料扎实,针脚也很好,苏唯穿着这件土掉渣的花棉衣差点落泪,真暖和啊……

棉衣又花了不少钱,苏唯想到糟心的沈砚,又买了一匹颜色深一点的瑕疵布,再买些米面炭火什么的,钱就剩不多了。

这一次牛车只能送到沈家。

偶尔有出门扫雪的村民看到了,都疑惑的看上一眼,再看苏唯眼神都变了。

苏唯都懒得理会,虱子多了不怕痒,她都要活不下去了,还管别人怎么想?

总算是到了沈家,韩宇帮忙将东西卸下来,除了牛车的钱,苏唯还付了工钱。

人家本来就有所图,你不给钱,就得给别的。

韩宇也看出来了,默默收了钱。

他看了一眼苏唯住的房子,几间破旧的土坯房,看着就很穷,而且他们都回来这么久了。家里也没个人出来,果然如他猜想的那样,苏唯家的日子不好过,他忍不住有点心疼苏唯。

苏唯见他站着没动,想着人家帮了不少忙,该叫他进来喝口水的,可是家里柴火都没了。

韩宇倒是不在意,要帮忙架炉子,苏唯一想,沈砚腿脚不好,怕也不能干这个活,便点点头。

炉子架在苏唯的屋子,韩宇一进门脸就红了,毕竟是姑娘家的房间,苏唯也怕误会,将大门打开,还怕被风吹上用凳子挡住。

两个人忙活了一通,总算是架好了炉子,韩宇熟练的点火加炭,屋子里很快热了起来,架上水壶,屋里就有了热乎气。

鼓捣了这么长时间,韩宇脸上手上都是黑乎乎的炭土,苏唯去打了水。

“韩大哥洗洗手吧。”

因为干活不利索,苏唯将盖着脸的围巾拿了。

韩宇看到她的脸愣住了,半晌才低头去洗手,他洗的很慢很慢,苏唯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