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聘礼翻倍(1 / 2)

加入书签

衙役的身体向远处挪了挪。

如果可以,他还是想自己孝敬老娘。

京兆府尹咬了咬后槽牙,挤出了几个字,“世子,下官不是请你来府衙里串亲戚的。”

也不是请你去庙里的。

这是镇国公府的接班人?

杨佑成讪讪一笑,拱了拱手,“添麻烦了。”

京兆府尹摇头叹气的走了,这是一个拎不清的。

“大人,”小衙役纠结着开了口。

“怎么?”京兆府尹拧着身子看他。

今天这个衙役怎么回事?缩头缩脑的站那儿,有损自己光风霁月的形象。

“小人尚未娶亲。”小衙役把心一横,硬着头皮说道。

京兆府尹的五官瞬间皱到了一起,又快速的散开了,“去把小五也叫来吧。”

两个人总安全了吧?

哪知道自家这个小衙役却摇头反驳,“小五不行,二哥挺好。”

老二成了亲,且比自己长得好看。

京兆府尹的嘴角抽了抽赶忙摆手,让他快去。

一盏茶不到的功夫,府衙上下都知道了镇国公世子男女通吃。

师爷拿着扇子敲了敲自己的胸口,不明白自家老爷安排个人的功夫,怎么就弄出了这种丑闻。

杨世子的事儿,镇国公一定会想办法压下去的。只是,这人,光宗耀祖了吧?

镇国公端坐在书房,与几个幕僚商讨着如何将杨佑成捞出来。

几个人的意见一致,赔银子,撤状子,多多的赔,快快的撤。

可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杨佑成前脚儿进子衙门里,后脚儿递状子的人就发现告错了人?

原本成被告了也没什么,家大业大的,再所难免。

做好善后就可以了,有点儿良心的就给钱了事,良心被狗吃了的,直接让苦主消失也算一种了事!

可杨世子这个怎么办?想悄眯眯的躲过风头,几乎没有可能了啊。

可流言传播速度之快,简直让人措手不及,根本无暇应对。

“救出来之后呢?”镇国公有一瞬间的茫然,杨佑成的韵事写成话本子,估计得卖得很好。

“国公爷,总得人先回来。”幕僚们互相对视,硬着头皮说道,“等世子爷脱了难,就摆了喜酒冲冲,只要尚书府的小姐嫁过来,这些传闻,慢慢的也就不会有。”

“正该如此,尽早定下婚期,解了圣上爷的怒气。”有人附和。

镇国公十分赞同,立刻就将书桌上改过的聘礼单子拿了出来,递给身边儿的幕僚,“加了许多,刘尚书那老狐狸,正用钱,想必会同意的。”

幕僚赞同,“国公爷此兴趣与刘尚书而言,如同雪中送炭,他必得感恩戴德。”

杨佑安从国公夫人身边的老嬷嬷那里得到这个消息后,当天晚上就跳进了刘宝珠的院子里。

“你总这样进来,与我名声有损。”刘宝珠放下手里的账册子,嫌弃的看着来人。

“你府里很缺钱?”杨佑安也不用人请,直接坐到刘宝珠的对面,捏着小桌上的放着的红枣,直接放进了嘴里。

“我母亲不缺。”刘宝珠又从自己身侧的篓子里抓了一把糖果给他,“怎么,你父亲想往我这里送银子了?”

杨佑安弯着眼儿看她,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

“我父亲加了聘礼,正在添置。”杨佑安剥了个糖扔进了嘴里。

“你心里是如何打算的,给我个痛快话儿,我配合你。”不知怎的,杨佑安看着眉毛拧在一起的刘宝珠,不想再跟她打太极了。

“你可知道近来的水患是哪儿?”刘宝珠问道。

“跟水患有关的生意,是什么?”

刘宝珠觉得,跟银子相关的,才是关键所在。

“给我两天时间,我去打听打听。”此时的杨佑安无比怨恨自己是一个不问朝事的纨绔。

刘宝珠点头。

“鸿运街的央楼,杨二爷知道吧?”刘宝珠从小桌几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牌子,放到了杨佑安眼前,“杨二爷递个口信,约在此处商议便好。”

这般高来高去的,长此以往,定会让人发现,不当狐狸还惹一身骚?犯不上。

杨佑安将牌子拿到手里,翻着看了看,掖进了衣襟里,“大姑娘这两日留心些,我府上拿定了主意,定然会先来商议的。”

“多谢二爷!”刘宝珠端起茶碗,放到了嘴边儿。

杨佑安起身,站直了脊背拱了拱手,便离开了。

等他出了屋门,刘宝珠趿着鞋子,去了自己母亲的屋子。

刘宝珠的脑子里买飞快的转着,镇国公府加多了下聘的东西,大概率就是想买嫡送庶了,只要那边放下脸面过来,自己那父亲一定会同意的。

庶妹能进镇国府为妾,原本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