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章 多尔衮又在作妖!(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吴三桂在曲阜等着吴应期的大军到来,没想到先等来的不是自己的大军,而是北方的八百里加急。

信是驻扎在北方的田见秀发出来的,发到北京,吴三桂不在北京,夏国相又八百里加急发到了山东。

吴三桂接过信一看,田见秀在信中告诉吴三桂,北方诸蒙古部落忽然聚集了十万蒙古骑兵,进攻喜峰口等北方长城,双方围绕着长城隘口进行了几次大小不一的战斗。

吴三桂搞不懂北方的蒙古这次唱的是哪一出,此时的北方蒙古部落已经被满清收拾得像狗一样的服贴,绝对没有这么大的魄力敢单独攻打大明。

“难道是多尔衮的诡计!”

吴三桂看完信件交给了一旁的李岩!李岩看完以后将信件又还给了吴三桂!

“大将军,蒙古诸部的动作咱们怎么打算!”

“我觉得这是多尔衮的调虎离山之计,多尔衮恐怕想用蒙古来牵制住我军的军力,多尔衮真正的目的可能还是山海关!”

“我也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只是如此我军就要陷入两面作战!万一那个口子没堵住,那北京必然首当其冲,咱们废了这么大力气才稳定下来的时局必然又急转直下。”

北京虽然还有七万多人马,但是大部分都是新征集的新兵,带着这些新兵上战场无异于送死,能征善战的五万士兵又被吴三桂带到了山东!

“军师,你迅速赶回北京,从北京的军队中挑选三万士兵由夏国相率领赶赴喜峰口,支援田见秀,务必不让蒙古人南下一步!”

“大将军那你呢!”

“我率领一万关宁铁骑赶赴山海关!剩下的步军恐怕一时半会赶不到山海关!就留下来镇守山东,等我击退了多尔衮,我在转会山东征讨河南等地。”

“大将军,就凭一万援兵,是不是过于冒险了!”

“来不及了如果带着步军恐怕我们还没赶到,山海关就已经丢了!急行军的话步军恐怕半路上就给拖死了!”

“军师,这次你坐镇北京,还要做好随时南迁的准备,蒙古和多尔衮可以说是来势汹汹,山东预留四万步卒也算是我预留的一条退路!”

说完两人开始分头行动,李岩带了几个亲随便赶往北京城,吴三桂则是将五千关宁铁骑集中后留下五百人看守孔庙。

剩下的四千多人赶往济南,汇合济南的骑兵北上支援山海关。战马狂奔一日就遇到了率军南下的吴应期,张国柱等率领的三万五千大军。

吴三桂来不及细说,让吴应期将关宁铁骑全部集中,留下张国柱和高捷统兵,一起镇守山东!

吴三桂将全军的行军泡面都集中给骑兵,带着吴应期和一万不到的关宁铁骑就向着山海关赶去。

喜峰口到潘家口的漫长城墙上,田见秀看着关外的十余万蒙古骑兵,眉头紧皱,派去北京求援的探子已经出去几天了,依然没有返回,也没有见到任何援兵的踪迹。

十万蒙古骑兵分散不断袭扰,田见秀的三万士兵防守这么长的长城已经是捉襟见肘,一万士兵还被派去古北口防守,就更加显得兵微将寡。

这几日双方已经大大小小的打了数仗,蒙古军更多的是袭扰的战术,也不强攻城池,这让田见秀摸不清蒙古人的意图。

说佯攻吧,怎么用十数万大军佯攻,说主攻吧!蒙古兵和自己一接触就迅速退却!

田见秀一时搞不清楚蒙古兵打的什么主意,只能敦促士兵不断加固城池,做好大战的准备。

远在山海关的杨坤,吴国贵此刻也是脸色严峻,多尔衮突然率领十余万八旗兵突然出现在了山海关。

杨坤派往宁远负责警示作用的两百骑兵没有任何消息传来,看来是遭到了多尔衮的突袭,恐怕已经全军覆没了。

“杨副将,需不需要向大将军求助,多尔衮贼心不死,又率十余万建奴想要夺我山海关!”

“大将军人现在恐怕正在山东,山海关距离山东一千多里的路程,等大将军赶到的话黄花菜都凉了!咱们现在是守城一方,以四万兵卒固守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在山海关外,多尔衮率领的八旗军已经列阵完毕。

多尔衮居中,身边是自己的兄弟阿济格,多铎,洪承畴等人分列左右。

一旁的多铎说道“还是大哥厉害,济尔哈朗那个老杂毛还敢和我们兄弟打擂台,现在不是被收拾的服服帖帖,连镶蓝旗都被我们给夺了过来。

现在我们三兄弟手握三旗,加上忠于我们的蒙古部族,汉军八旗,可以说这大清已经是我们三兄弟说了算了。”

“多铎,慎言!小心隔墙有耳!你马上派人通知蒙古部族,向喜峰口到潘家口的明军发起进攻,不惜任何代价!

告诉那些蒙古贵族,打进了中原我愿意和他们平分土地,但如果那个部族出工不出力,就不要怪我后面翻脸不认人。”

“大哥,这个承诺未免太重了,平分土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