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 假太子朱慈烺即位(1 / 2)

加入书签

“你还别说,这味道不赖!比前面行军大将军给的那个炒面味道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众人吃着还不忘点评一番,只是几分钟,几万碗泡面便被吃得干干净净。

吴国贵喝了口汤这才开口询问起来“大将军,这泡面有什么作用!您费这么大力气!不就是一碗面条吗?您想吃多少末将给你弄就是了!”

倒是夏国相反应过来“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大将军是想用这个替代炒面,成为行军的军粮!”

吴三桂肯定的点了点头,“泡面这玩意,制作技术简单,耐储藏,食用方便,行军中用开水一浇等一会就可以食用,没有条件还可以干吃!”

说着吴三桂还拿起一块没有泡过的泡面咬了一口,嘎嘣脆!

“你还别说,大将军这么一说,这泡面还真不错,以前行军打仗,哪有时间做饭,几天都吃不上口热的,这玩意热水一烫就完事!既不耽误时间又方便!不错,真不错!”

众人也肯定的点了点头,这泡面行军打仗的时候确实方便!有条件的烧点水烫一下,没条件干吃也吃得饱,实在是行军打仗不可多得的食物。

“赵天干,做得不错,一会下去夏国相那里领五百两银子!作为你的赏赐,从今以后你就留在北京的军队中,干你的老本行,有时间你还要研究下这泡面怎么储藏!”

赵天干听说有五百两的赏银,大喜!连忙向吴三桂致谢!看着吴三桂还有事情要跟其他将军说便自觉地走出了大堂。

自己就是个厨子,军国大事可不是自己能掺和的,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这差事可比那些真刀真枪在战场上厮杀就想捞个军功的士兵强了不知多少。

既然山海关的援军一到,吴三桂则是和夏国相商量起来接下来的南征计划,夏国相提出的先取山东再取河南,最后取山西的进攻路线和吴三桂的想法不谋而合。

两人商量了下时间,夏国相认为应该等新皇帝即位以后再出征,这样师出有名!毕竟山东等地现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大明的,山东的刘泽清虽然不鸟朝廷,但也没有公开易旗,还是打着明朝的旗号,吴三桂同意了夏国相的建议!

随后将李岩也请了过来,几人又商量了下,李岩表示七天之内安排新皇帝登基,夏国相则也下去忙着整理军队,补充粮草!

吴三桂让夏国相把赵天干一起带走,让他担任火头军的总管,并让他制作足够五万人半个月食用的泡面。

李岩让礼部挑了个适合登基的日子,五天以后适合登基大典,时间在忙碌中来到。

吴三桂一大早就和自己的班底到了紫禁城,今天吴三桂还特意穿上了代表自己身份的麒麟服,麒麟服是明朝公,侯,伯爵等等的服装!本就长得不错的吴三桂在衣服的加持下身材显得更为伟岸!

皇帝登基大典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政治仪式之一,标志着新君主正式继承皇位。

时辰到了,假朱慈烺穿着龙袍,在吴三桂等一众文武的陪同下进了太和殿,登上高高的御座,众人行三百九叩之礼,表示向新君效忠。

众人还向皇帝进献贺,皇帝接受,宣布自己即位!新的年号也确定下来“正隆”,‘正’代表正直,寓意将以正义和公正来治理国家,‘隆’则预示国家将走向繁荣和昌盛!这还是李岩挑选的。

随后假朱慈烺在太庙进行祭告天地的仪式,向天地、山川、祖宗表达敬意,祈求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本来还要册立皇后,但是朱慈烺并没有成婚,这个皇后也就册立不了。

登基大典以后,还要举办盛大的宴会,文武官员都出席,考虑到情况特殊,也就是假皇帝和吴三桂等人小规模的意思了下。

随后李岩代笔下发了新帝的第一道圣旨:“平西伯吴三桂忠勇无双,扶大厦之将倾,挽社稷于倒悬,特册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天下兵马,并加封吴三桂为镇国公,太子太师!总理朝政!”

本来李岩提议直接给吴三桂封王,但是明朝异姓是不能封王的,吴三桂也不好僭越给别人以口实,反正也只是个虚名,吴三桂倒没有在乎这么多。

吴三桂的一众班底都得到了大小不一的赏赐。这也是吴三桂等人的自导自演,假皇帝这里只是走个形式!自己要的只是一个名正言顺,出师有名。

随后还向北京乃至全国都发出布告,宣布明朝新皇帝已经登记,大明的正统还在北京。

随着登基大典的结束,吴三桂计划的南征也提上了日程,众人合计了下决定三日之后起兵南征!

从山海关带来的援军已经和北京的部队这几日已经和北京的军队融合,夏国相从民间募兵五万正在抓紧训练,此刻北京城已经汇聚了十三四万大军。

除去募集来的新兵,还有不下于八万可用之兵大部分都是投降的闯军士兵,关宁军经过北京之战,只有两万左右的人数。

关宁铁骑被吴三桂集中起来使用,这把利剑可是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