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章 秘密进军(1 / 2)

加入书签

“事不宜迟,大军可以开拔了!不然晚了恐怕会被敌人的前军斥候发现。”

“夏国相,吴应期。你二人今天开始集结大军,晚上便开始由各个千户率领分散向密云秘密进军,到了密云在集结起来,以待时机。那里山高谷深,隐藏三万大军没有问题。况且此刻的李自成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山海关。”

“国相,大军开拔时候向李自成派出信使就说多尔衮大军已经向山海关挺进,促使李自成率军快速向山海关挺进。”

“吴国贵,高捷你两人即可率领关宁铁骑向宁远后面的连山方向运动。以待时机,记住,优先烧毁多尔衮的辎重粮草,有条件在斩杀三王。切不可冒进,关宁铁骑是我关宁军的核心战力,经不起折腾。”

“吴之茂和高第总兵还有剩下的将领就随本将坐镇山海关,大小事务就有吴之茂暂时操持,如果有什么不能决断的在来向我禀报。”

“余下的一万五千士兵,选取老弱五千守关,剩下的一万精锐和三万乡勇就藏在民居之中,等待信号便杀将出来,夺取山海关城池,这个就有吴国柜和高第两人负责。切记做好隐匿,防止闯军得知。”

“大军准备开拔,诸位,下去准备吧!胜败在此一举,华夏的未来便在诸位手中!关宁铁骑,天下无敌。”

“关宁铁骑,天下无敌。”众将此刻已经开始兴奋起来,也随着吴三桂齐喊起来。

夜晚,吴三桂站在城门上,此刻的山海关已经点燃了火把,无数的火把将这山海关照的犹如白昼,火把随着长城不断延展,此刻的山海关就像一条火龙一般。

厚重的城门缓缓自两旁打开。关宁铁骑率先向宁远方向疾驰而去,为了达到隐蔽的效果,所有马蹄都用布匹包裹住了,连马上的铃铛都被卸下,此刻只有骑兵和战马摩擦的声音传来。

城关的另外一边,夏国相率领的步军也已经开始向关外开出,比起关宁铁骑,则是低调的多,大军出城后马上由各千户都统率领分散开来,一只只千人小队专门挑选各条小路分开行军。

吴义的宪兵进过几日的征集,已经有了三百余人,吴三桂简单的培训了下就给两只大军各分配了一百名宪兵。本着有总比没有的强,吴三桂相信多多少少能发挥出一些能力。

此刻,肩膀上绑着红色的袖标,正骑马在各队中奔驰,督促各军前行。

时至三月底,北方依然寒风肆虐,大地上依然被厚厚的白雪覆盖,风雪的声音掩盖住了众军的脚步声。吴三桂在山海关驻足,一直看着大军的身影消失在风雪之中。

大战将至,吴三桂的内心也一直躁动不停,这一战,可能关乎华夏几百年的走向。但同时,自己有幸能参与到这决定华夏命运的一战之中,自己的内心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期待起来。

送走了两只大军,吴三桂还是在关上巡视了一圈,此刻的山海关已经没有往日看上去那么喧嚣,零星的守城卫兵三三两两的站在城墙之上。而且很多都是老弱,有的刚刚成年,肥大的铠甲穿在身上就像唱大戏的一般。

更多的则是头发泛白的老者,这些人参军也只为了一口吃的。吴三桂心里觉得把孩子和老人都送上战场本身就是异常犯罪,但是自己眼下没有这么多的精力来操持这些!

“生逢乱世,又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呢!”叹了口气吴三桂走下了城池,眼下只能等着李自成和多尔衮的到来了。

第二天,吴三桂命令军士们取消了操练。大战在即,操练已经没有意义,而且很容易让敌人的斥候打探到关宁军的虚实。

明天估计李自成的大军就能赶到山海关了,而多尔衮的大军明天估计也能赶到宁远城。

决战之地应该就是宁远到山海关的这两百里的区域了,这里地势平坦,大军容易展开决战。巡视了一圈没有什么异常,吴三桂也是回转休息去了。

“大将军有李自成的信使!”吴之茂的到来唤醒了还在沉睡的吴三桂。

李自成的信使,吴三桂一下从床上弹了起来,这两日实在是过于平静了,平静得让吴三桂有些不适应。

“之茂去让卫士找一副担架过来,抬我去见李自成的信使。”卫兵去军中的医馆找了副担架,便抬着吴三桂上了议事的大堂。

此刻,李自成的信使已经在大堂等候着。

“咳咳,让天使久等了,吴某前几日从马上跌落还没有康复,这两日又受了风寒,旧伤加新病已经是卧床不起,还望天使多担待。”

说着还不忘给吴之茂使眼色,这吴之茂也是吴三桂的家族子弟。马上便明白了吴三桂的意思。

“天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这些银两就当天使的辛苦费了,说着便从口袋中拿出了一锭五十两的银子递给了前来的使者。”

“还是吴将军懂礼数,标下这次带来了大顺皇帝的圣旨,这跪拜就免了,标下也不当场宣读了,吴大将军可拿去自行观看。”

说着便从背后背着的信桶中取出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