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读《骆驼祥子》想到的事(1 / 1)

加入书签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是我在中学时阅读过的一本著作,后期也参看过由斯琴高娃主演虎妞的电影版本,印象极为深刻。最近书刊推荐读物正是这本多年前阅读过的书籍。不过那时和此刻时过境迁,重新阅读过后竟然感受完全不同了。曾经阅读祥子这个人物时,我认为他是旧时代塑造的悲情人物,由一个曾经勤劳善良拥有梦想的人经历一系列悲惨境遇最后变成了一个时代抛弃的废物。而此刻再次读来,我认为这种悲情是身为祥子自己所造成,理由如下:

1他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以命博弈,最后导致大病压身。一个不懂的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即使能够赚足金钱那也是芝麻换西瓜的事,得不偿失;保证自己身体健康比起事业、金钱、一切物质重要太多;

2不懂得反思,找寻自身挫败原因,而是一味抱怨社会抱怨别人,无一丝思想悔悟:车辆被大兵拉走时,他怨恨这个黑暗的社会。虎妞使得计谋和他成亲时,他抱怨人心的坏。最后他的心爱之人自杀时,他抱怨命运对他的不公;从来没有一丝反思到底这些磨难降身于他是为什么?当时战时吃紧,拉车本来风险就很大。但是他为了赚钱就在风口讨生活拉车,最后导致自己的新车被抢走;他明知道自己干的是体力活,应该加强营养,否则会对身体不利,但是从不肯花钱在吃食上,后来一病不起;虎妞对他虽然是因为算计才得以委身于他,但她对祥子是真心付出,还未结婚,便已打算好了她俩的未来,而祥子的心中只有怨恨,丝毫看不见这些。祥子怜爱之人明明知道她的苦处,但是却未能早日救她于水过,导致爱人自杀。

3不懂得变通,一根筋:虎妞多次提出让祥子变通一些,不要只依靠卖苦力赚钱。但是祥子觉得只有自己辛苦得来的钱才是自己应该拿的钱,对虎妞多次的建议充耳不闻。最后祥子变成了一个绝望的废物,被时代所抛弃。所以悲情这个词我觉得更大部分是老舍对于祥子这样生在旧社会,拥有旧思想,不懂得反思一味使用蛮力,最终命运被命运所裹挟的人的更大同情。

在生活中,我也看见过如此心性酷似祥子的很多人,遇事抱怨天地,抱怨环境,抱怨他人,但是唯独不反思自己。其实细究起来一切现在的境遇全然是自己过往塑造的结果,命运确实可以给予人生磨砺,但是否可以改变故事的结局却全凭自己。生活,有人形容它是一个毛线团,各种环环绕绕捋不清,理还乱。我却觉得它就是一面镜子,时常照照自己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症结,让自己越过越好的好点子。

祥子固然是悲剧,但已有老舍先生书中指路,就不要再做第二个祥子范本了,所谓知已者,方能百胜。要努力去认知这个诺达的世界的同时更要努力了解自己。前方的路精彩纷呈,等待你的尽快莅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