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章 幻想?现实?谁分得清?(1 / 2)

加入书签

抑郁症患者常常用脸上的微笑,来掩盖内心的崩溃,ta们不被人理解,还无处求助,其实这就是现在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总数为322亿例,患病率为44%。

一直以来,抑郁症患者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在我国抑郁症患者约有9000万,但就诊率仅有4%。90%的患者根本没有治疗过,因此每年约有20万人因抑郁自杀。

他们宛如人群中的阴影,一次又一次的被视而不见。被默默的绝望摧毁。

抑郁,其实只是一种疾病。他和感冒、肿瘤、癌症一样,不是自寻来的烦恼,是飞来横祸,是不由人的。它也和个人意志无关,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坚强和乐观,当抑郁来袭,精神的堡垒在肉体的病变前将会变得不堪一击。

抑郁是一种病变,它不是心情不好,而是一种精神障碍。

用生物学解释,就是患者脑内的单胺类和神经肽类等神经递质都出了异常。这其中包括让人感受到快乐的多巴胺、调节情绪经历的5-羟色胺、促进食欲的神经肽y、去甲肾上腺素、生殖激素抑制素等等。而对各种神经递质的研究,也是目前抑郁症药物治疗的基础。

除此之外,家族遗传、左右脑不同脑区功能非对称激活也都可能导致抑郁症。这些都是神经内部的病变,或者基因的影响,无法用肉眼观察出来,所以往往会遭到无视。

而当抑郁来袭,在身体上,会感受到莫名的疼痛、胸闷、心慌。而且就算去医院检查,也找不到疼痛的原因。但没有器官上的病变,不是疼痛不存在的证明,抑郁在身体上的痛苦如此真实。只是留下的伤疤只能被受害者一个人看到。

在生活作息上,将会伴随着失眠、多梦和早醒,将抑郁症患者的生活搅得一团糟;这日复一日的糟糕睡眠,将人一点点的从内部瓦解,宛如压死骆驼的不断飘落的稻草。而在精力上,注意力也会变得无法集中。有时候你会花两个小时去看一本书,最后却发现什么都记不住;每个字都认得但是却没有办法将其组合成有意义的句子。

但抑郁最严重的影响还是在情绪上,有人以为抑郁症患者就如同一个林妹妹,一整天哭哭啼啼。但其实不是这样,抑郁症最显著的情绪症状其实是懒。

懒到失去行为能力懒到连情绪的波动都不想有不想悲伤,也不想快乐,那是一种绝对的死寂。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都成了重负。

学业,工作和生活,甚至进食都成了一种累赘因为需要咀嚼,需要吞咽。渐渐地,渐渐地,就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思考的越来越少,甚至连呼吸都让人疲惫。而到了这种阶段抑郁症就会开始诱发自杀倾向。

抑郁症患者会觉得生活本身是如此的让人痛苦。会觉得没有人需要自己,没有人会爱自己。只会非常单纯的想要原地去世。仿佛一张白纸上就写了一个死字。

那时候,任何一点触动,任何一点悲伤,都会导致令人惋惜的结局。就像一个酒满汽油的火柴堆,只等待着某个不经意丢落的火柴,然后轰然燃起一场大火。

但这些我们都看不到,因为很少有抑郁症患者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时候就算讲出来了,也会被我们当作玩笑稀释掉。结果,当他们真的死去,我们才突然开始爱他。

抑郁是一种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疾病。

就算是那些乐天派也可能患有抑郁症。微笑,友善,开朗这是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和抑郁没有本质的关系。因为抑郁是一种病,而微笑从来都不能为我们抵御病毒的侵袭。反而是由于他们的乐天派性格,一旦身患抑郁症后将会承受身心分离的巨大痛苦。

用脸上的微笑来掩盖内心的崩溃,不被人理解,还无处求助,其实这就是现在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状态。

随着抑郁症群体的扩大,抑郁症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我们可以在网上查到很多抑郁症的资料。但鲜有人认真而且明确的告诉你:抑郁是一种病,它是一种生理上的病变。

如果得病了就吃药啊抑郁症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察觉到自己有抑郁倾向,应该告诉自己,这是一种病,是应该交给专业医师处理的存在。

全世界有322亿的人和你共同承受着这样的痛苦,它不是因为你的脆弱,不是因为你不够坚强也不是什么神经病。它是一种认知功能损害导致的疾病在本质上和感冒、发烧一样。

你所要做的只是走进医院然后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仅此而已。

记住这个世界上总有人爱你。

“妈,今晚吃什么?”

“番茄炒蛋,生菜。”

“好,我去开电视。”

开完电视,我拿起手机玩起来。

“姜逸!”

“干嘛?”

“进来帮我绑一绑围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