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1 / 3)

加入书签

“姑娘,今天是什么好日子么,怎么赏了我这么多菜?”江团圆看着眼前的一桌小宴,不解询问。

“你最近瘦了,多吃点。”江瑶镜随口敷衍,心思还在手中的纸张上。

“噢。”江团圆也不怀疑,“那我多吃点儿。”

就低头认真干饭。

江瑶镜举着手中的宣纸,看着上面自己写出来的襄王关系图。

刘家暂且不表,刘问仙和祖父算不上死敌,只能说双方立场不同,而襄王本人,虽然对他不太了解,但就他,明明皇上还在盛年,他就迫不及待为自己造势,还不惜得罪整个武将群体的举动……

怎么说呢。

不好评价。

至于襄王的母妃,慧贵妃。

听说得宠多年,但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她始终没有碰到过宫权,得宠多年的贵妃,一点权利都沾不上。

皇上到底是宠她呢,还是不宠呢?

若说不宠,这些年贵妃恩宠就没变过,甚至,襄王的名字。

岑扶晞。

晞,当然是好字,有很多美好的寓意和期盼。

可是——

太子名讳,岑扶羲。

同音不同字。

虽然起这名那会儿,岑家还没得天下,但一个庶子跟嫡子名字如此相似,说没有野心,谁信呢?

当初的皇上怎么会同意的?皇后又是怎么忍下来的?

也幸好,乱世之中慧贵妃的母家不幸遇难,身后没有扶持的势力,宫权又在皇后手里,两方算是勉强打平。

所以襄王才紧紧抓着刘家不放。

而如今襄王有了夺嫡的势头,且不说他前面做的那些颇为愚蠢的决定。

是,太子身体不好,常年汤药不断,位置不是很稳固,成婚几年依旧没有子嗣。

但他是不是忘了,秦王还在呢?秦王是嫡次子,就算太子倒了,也轮不到他吧?等等,他是不是清楚军部是秦王的大本营,才孤注一掷站在文臣那边?

江瑶镜摸了摸下巴。

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果然,不能小瞧任何人。

你觉得别人蠢,别人或许觉得你更蠢呢。

将纸丢进了火盆,看着火舌将它缠绕化为灰烬,江瑶镜甩了甩头,把皇室的那一团乱麻丢开,这些都与自己无关,没必要深究。

慧贵妃没有宫权,自不会叫人进去训诫,皇后也不会容她这般做。

襄王这边,正妃还没进门,他也沾惹不到女眷这方的事。

那就只剩刘家的亲族。

但程家还在守孝呢,虽孙辈已经除服,但没有长辈带领,也不会去参加宴会。

那就应该没什么意外了。

不过明天还是要亲自去和赵氏说说,小心无大错。

想到赵氏,江瑶镜侧头看向依旧在努力干饭的江团圆,也亏得她日常爱打听,什么消息都能听一嘴,回来还不忘和自己八卦。

这贵女的嫁妆自是从出生起就开始预备的,但嫁妆箱子不是,自身什么门第,夫家又是如何的家室,这箱子的规格都不同。

基本就是定亲后才开始打箱子。

也是偶然一次她不停叭叭刘家多傲气,自己才能从木材的数量分辨出这抬数不对。

当时是事不关己,最多想着闹开后看看热闹。

没想到这次就用上了。

“你是跟二姑娘说的呢,还是太太也在?”

江团圆已经吃了个肚饱,正在喝鸽子汤溜缝,听到问话,碗一放,小嘴又开始叭叭,“二姑娘和太太在一处呢。”

“二姑娘倒没说什么,只问姑娘你何时回去。”

“就是太太……”江团圆瘪嘴,“我瞧着她不是很高兴呢,听完话就挂脸了。”

为什么挂脸?

大概觉得老太爷做事不谨慎,程家遭了无妄之灾?

不过妾室进门,还是进的儿子的门,又不进她的屋,她挂什么脸?

江团圆愈发觉得太太难以忍受。

“好了,不用气。”江瑶镜依旧心平气和,两年时间已经足够看清赵氏为人,她就是那种万事只想着好处,祸事是一点儿都不想沾染的性子。

可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呢?

“明儿回去一趟,我亲自跟她说。”

——

第二日用过早膳后,江瑶镜就带着团圆又回了程家。

一回府就直奔赵氏的正院而去,而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的赵氏独自一人坐在正厅里,看到江瑶镜,还没等她说话呢,就忙忙道:“侯爷是怎么回事,那、那可是天家的皇子呀,怎么能轻易得罪呢!”

赵氏昨晚和程父想了一宿。

虽然程父心里也有些惧怕,那可是襄王殿下,但他又知江侯爷不是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