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章 大事初定(1 / 2)

加入书签

“三成,你父亲真是慷慨大方。不过对我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我怎能占学生的便宜呢?到时候只需一座家宅供我们全家居住即可。”贺国峰轻轻摇头,他深知那三成的分量不轻,他不愿接受学生如此厚重的礼物。

在为人品行上,陆文渊确实没有看错人。贺国峰的正直和无私令人敬佩。

陆文渊见老师有些固执,便继续劝道:“老师,您有时真的过于坚持原则了。这三成利益并非全是为了您。沈团长也应有份,总不能让人白白出力吧?这是我父亲特意交代的。”

陆文渊的话让贺国峰陷入了沉思。他想到身边确实有不少至交好友与自己处境相似。若真有那么一天,自己所得的利益或许可以用来帮助他们。多几套房产就能多安置几家亲朋,有备无患啊!想到这里,他觉得不必再与学生的好意太过矫情。

“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打算请一段时间的假,亲自去趟重庆,和老沈当面谈谈,把事情交代清楚。”贺国峰一旦下定决心便不再拖延,他决定亲自携带款项前往重庆,毕竟这么一笔巨款交给别人他还真不放心。

陆文渊一听老师要亲自出马,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老师您亲自去当然是最稳妥的。”他知道这意味着事情已经板上钉钉了,老师显然对此事高度重视。

突然,陆文渊又想起一事:“对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这次我们最好在沙坪坝地区购买房产,哪怕价格稍高些也在所不惜。”

“沙坪坝?那是何地?”贺国峰有些疑惑。

陆文渊解释道:“沙坪坝位于重庆南部,水运交通十分便利。将来陆家做生意的话,那里的位置会很有优势。”

贺国峰细心地在纸上记下“沙坪坝”这个地名。陆家以经商为生,自然需要经营生意来养家糊口,不能坐吃山空,所以陆文渊的这个要求并不意外。

其实,这只是陆文渊的一个借口罢了。在前世,他曾去过重庆旅游,并在沙坪坝品尝过著名的重庆火锅。那里的火锅店很多都开在抗日战争时期挖掘的防空洞里,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游客,生意异常兴隆。

吃饭时,老板曾自豪地夸耀沙坪坝是个风水宝地。抗战期间,日军飞机轰炸重庆长达五年之久,但沙坪坝却奇迹般地安然无恙,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得以保全。

陆文渊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因此这次他特别希望在沙坪坝购置房产,以确保家人的安全得到最大保障。

两人又详细讨论了此行的诸多细节,如多带几个卫兵前往重庆、与沈家成如何合作运作、购买住宅和商铺的比例等。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师生二人的关系愈发融洽和睦,相谈甚欢。

在所有的细节都一一敲定之后,贺国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轻声说道:“昨天我接到了你师兄卫明达的电话,他在电话里提到了你们前天成功抓获了一个日本间谍的英勇事迹。他特别称赞了你,说你遇事冷静、身手矫健,第一次出手就让大家对你刮目相看。”

陆文渊颇感意外,老师贺国峰竟然这么快就得知了这件事情。按常理来说,这应当属于军事机密范畴,本不应轻易泄露给外界。然而,考虑到卫明达作为贺国峰的门生,将此事通报给他或许并不算是太大的问题。

不过,以贺国峰一贯的严谨作风来看,他通常不会轻易提及此类敏感事宜。此次之所以破例,或许是因为家人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使得他的心情格外愉悦。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陆文渊与贺国峰的师生关系似乎变得更加亲近了。正因如此,贺国峰才忍不住对陆文渊的出色表现给予了几句由衷的夸奖。

“师兄真是过奖了,”陆文渊谦虚地回应道,“当时情况紧急,我也来不及多想。那是我第一次在实战中开枪,事后回想起来确实有些后怕。”

事实上,他内心并无半点畏惧之情,反而充满了紧张与兴奋的感觉。他不禁开始思考,是否自己的性格中还隐藏着未知的暴力倾向?

贺国峰听后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头,夸赞道:“你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实战开枪时,手指都麻木得几乎拿不稳枪,子弹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他接着鼓励道:“你比我有潜力,是吃这碗饭的料子。好好干!军情处不同于军队,那里的复杂程度远超你的想象。你要时刻保持警惕,多长个心眼。明年我会想办法给你肩上添一颗星。”

陆文渊高兴地点头应承下来。有了黄埔军校保定系和贺国峰门生这两块金字招牌,他在仕途上的道路无疑会比常人更加顺畅。至少,那些不识好歹的小人不会轻易招惹他,这也将为他省去不少麻烦。

师徒二人经过长时间的深谈,终于从书房中走了出来。李兰和贺文秀在外等候已久,深知贺国峰性格严肃正直,学生们对他都心存敬畏。

她们原本以为陆文渊会遭到严厉的训斥,但出乎意料的是,两人进屋后一直保持着平静的氛围。出来时,他们面带微笑,显然谈话进行得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