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金银巅(1 / 2)

加入书签

只是,现在的少帝朱芳百才十来岁,对此,内阁还是决定重新调整皇帝早朝的规定。

每次上朝,文武百官只呈报六件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必须及时递归到皇帝面前。

“早朝的事情,就缓一会儿吧。”朱芳百平静道。

他现在可不想那么快就接手早朝的事情,得先司礼太监的肥差推到内阁大臣的面前。

否则,若是他这个皇帝不主动提及此事,底下的这帮人估计又得明争暗斗一番了。

张居正眉羽轩昂,手指不停轻挑胡须,刚才朱芳百讲的东西,他非常能够接受。

“是,陛下,咱们先不说早朝的事情,就说说张十福引发的宫廷丑闻吧。”

只见张居正开始对着朱芳百进行教诲,嘴巴不停噼里啪啦:“依臣之见,如今这案子发展到现在,应该交给刑部来处理。”

张居正似乎永远代表着智慧。

他不开口则万世太平,一开口就直指问题的核心,言简意赅,使人无法质疑。

颇有一番“沉默是金”的味道。

不过朱芳百很清楚,大明皇帝最后在后花园里吊死,和这帮家伙脱不了干系。

万历执政后期,国家法制和政体都混乱不已,而东厂和锦衣卫更是凌驾于刑部之上,大理寺和监督局更是高高在上。

整个大明皇朝政体,直接成了一个大杂烩。

甚至还有“绿骑四走”,特务专横,上至宰相藩王,下至黎民百姓,都感觉到生存变得艰难恶劣起来,甚至地方政权割据更是混乱不已,冤案团生,内忧外患,乱罪繁生。

然而,朱芳百毕竟只是穿越过来的,对于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发展轨迹都了解得很深刻。

“北镇抚司”专治案情,是由皇帝直接负责的,并且还能够诏狱,可以自主逮捕、侦刑、决处,不需要跨过一般的执行机构。

稍微沉思片刻,朱芳百又说道:“其实老师担心的情况,我早就有所考虑,不过当前大明政权纠葛严重,早就成为历史污垢,难以一日清除干净这一次,吾麾下的锦衣卫,也不过是接受我的旨意行事。无论是谁,胆敢逾越皇权,以下犯上,都应当斩立决。”

张居正听到朱芳百这么一说,顿时心头一颤。

这话,是以前的太子能说出来的?

现在这种情况,他感觉自己已经摸不清皇帝陛下的情况了。

但是少年皇帝的意思,他似乎不会再任由锦衣卫的权利这么发展下去了。

只要合理约束他们,再加上一点机遇,说不定就能将锦衣卫变成贴身“神器”。

这一点,张居正也非常清楚,少帝的心思非常透彻。

想到这一点,张居正并不像之前那般担忧,稍微缓了缓神,道:“既然张十福已经被缉拿归案,那么现在司礼太监的位置就有了两三个空缺,此事,需要好加安排一下,不可延缓啊”

这般说着,另外两位内阁大臣,刘百世与吴佐也是面露着急之色,朝着功德居赶来。

刘百世的意思很简单,在司礼监一职上,以及张十福之前的前任,都有着自己想要推举的人选。

不过,朱芳百却丝毫没有把他们的话听进去,而是眼神深邃地斜瞰礼部尚书吴佐。

“礼部,莫非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其实吴佐压根就不想参与这件事,不过张居正与刘百世之间的火药味却挺重的,索性,就直接帮皇帝分忧,推选一个比较符合条件的金银巅好了。

“金银巅?”刘百世与张居正异口同声地说道。

金银巅此人,八岁的时候就被征召入宫,被分配到司礼太监唐方贺麾下。

他大概在司礼监服役了二十几年,哪个内阁朝廷之人会和他不相熟呢?

这样的太监,毕竟可是遵守祖宗法度,懂得圣贤之道的太监啊。

如此正直刚正的太监,要是当上了司礼太监这个位置,对于张居正和刘百世来说,那可就半点油水都捞不着了啊。

“没错,金银巅这个人,想必陛下您也早有耳闻吧?”

他为人忠厚,有气量,能够顾全大局。

毕竟其它太监出去办事的时候,大都张扬至极,特别是离开朝廷到地方办事的时候,沿途的百姓管理无不投诉举报的。

而金银巅却不太一样,他廉洁爱民,尊重地方小官小吏。

“臣以为,此正直做派之人,可以胜任司礼掌监一职。”

听到这里,刘百世脸色一变,顿时清楚知道,这一波他没赶上啊。

这个吴佐,看着少帝年幼,经历尚浅,说着一大堆推崇恭维之词,让人酣然。

他稍微缓解了一下心中的郁闷,看向了旁边站着的同事张居正,道:“张先生推举的人也金银巅吗?”

不等张居正说话,朱芳百便说道:“朕素闻金银巅立志要做为国为民,顾全我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