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8.第298章 都给他收回去(1 / 2)

加入书签

董庶妃一小会儿就恢复了常态!她们这样的人,最擅长自我调解了,不能放过自己,就最终只能郁郁而终。

董庶妃眼睛向左,看了一眼沁柔,她又是漠不关心的模样。董庶妃笑了笑,漠不关心好啊,总比明明恶意满满、却还要善解人意的落井下石来得强。

但也不再尝试与纳喇庶妃说话。转头的瞬间目光不经意间十八阿哥、十九格格又入了眼,若是她的二格格,也如十九格格一般,有个双生的阿哥一道陪着,不知道会不会受皇上、受太皇太后喜爱许多?

转瞬又驱散了这个想法,已成既定的事实,多想无益。无可改变,董庶妃也不会抓住这样无可变更的事实不放。

几乎不变的流程,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唯独变了的,是每次参加宴饮的人。但不同的人,也几乎是同样地面貌,因而,董庶妃只是笑看着流程缓缓而过。

没有人来与她说话,沁柔也落得一个清净。这样大的洗三礼,沁柔还是头一回见,不过是不是头一回,关系也不大,左右也豆跟她没什么关系。

待到洗三之礼正式而过,众人的目光落在了正中央,尚且不哭的五阿哥身上,皇后侧了侧身,带了笑意与一旁的康熙道:“皇上瞧,五阿哥还啜了啜嘴巴,胆子可真是大,不失咱们皇家的气度。”

大清朝以武力立足天下,史上的老祖宗们,从来不缺了勇猛威仪之辈。但凡男儿,被夸一句巴图鲁,都是极大的赞誉。

“傻大胆。”康熙心绪放松了许多,大喜着评价了一句。话虽然听着不像好话,但这句话发生再这对亲情与利益交织的父子中,更是多了几分亲昵。

君父、君父!君在前,父在后;一言可定生死,一喜可决江山。无尽的权势、滔天的权贵、无上的威荣,都在帝王的一喜一乐里,由此可知,皇帝的父子情,有多难得。

又足够让多少人,对此另眼相待。

太皇太后于一旁,也看了正中央的五阿哥一眼,神神在在地言了一句,开口就是王炸,道:“吾记得,皇帝当初也是由这样小小一个,慢慢长大的。”

太皇太后历经三朝,扶持了两代帝王上位,在此期间,没少于朝堂明争暗抢,作为培养了两代帝王的太皇太后,她的一举一动,于万众瞩目之下,哪怕是寻寻常常的一句话,都足够暗含了深意,令人浮想联翩。

尤其是这样一句似是而非的话,更是足够攥人心扉,当即就不少人瞪大了眼,余光忍不住将尚且出生三天的五阿哥看了又看,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只是随口一说嘛?

子随父,五阿哥当真肖似了皇上吗?作为后宫里看着皇上自小长到大的人,太皇太后无疑对此最有发言权。

尤其作为位高权重的太皇太后,赵高尚且能指鹿为马。

一个历经三朝的太皇太后,说上一句五阿哥肖四似帝王,凤子龙孙,即便不像,由太皇太后说出了口,那也是圣旨明言、铁板钉钉的像了。

一句肖似的话不算什么!但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才意义重大。太宗李世民子子李泰,秉性聪慧,太宗皇帝常言,此子肖父。

而李泰也凭借太宗皇帝一句此言,有了与太子李承乾一争储位、动摇国本的资格。而史上与此肖似的皇子处境,比比皆是。

由此来看,这一句子肖父里暗含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因为不仅仅是儿子容貌、脾性肖似了皇父,更意味着,他是否也如他的皇父一般,有了登鼎称帝、绵延国祚的可能。

因而也就不觉得奇怪,亲贵大臣福晋们,会为此心绪起伏。可见权势确实是个好东西!

有人在意,也有人不在意,遏必隆做了四大辅臣多少年了,深知世事无常。不至斯年已过,结局已定,谁也不能料定了最后的结果。

就如当今皇上,谁能想到,最后会是他登鼎帝位,君临天下。遏必隆体悟惯了世事无常!

不过一介小娃娃,再多的看重,都是虚的,唯有他真正长大,进入朝堂,争权夺利,那时候的他,才有了妄想君位的资格。

不过,依宫中如今的局势,难呐!遏必隆感叹,知之甚深。

索额图也没有太在意,一个皇阿哥,尚且在襁褓里喝奶的小崽子,保不准,哪一日一场风寒就被带走了呢?皇后便是附和着皇上夸一夸,又如何!

便是要入场争夺下一任帝位,也得等他真正进了学,这才有了让内外朝臣看见的资格。

说句实话,一句夸赞,但凡心思似海深的大臣,都不会太过在意。不过不会太过在意,并不意味着不在意,李泰虽然不成器,最终也没登上了帝位,但他确实拖下了太子承乾。

从此叫大唐的历史拐了弯,皇位换来人坐。事到临头,再来筹备,也是来不及了。

而康熙将目光挪到了正中,五阿哥的脸上,闻言,回复了皇玛嬷的话道:“常言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朕希望他慢慢长大之后,才能、武功、文治,都能越过朕这个皇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