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零二章 一道圣旨(2 / 3)

加入书签

军所以他们有很大的概率会对我们出手。”安思奇说出了一个众人虽然都知道但是却没有人愿意相信的事实。“难道我们这么多年做的事情还不足以让他们相信我们是真心想要归顺大虞皇朝的吗”穆星辰有些没落地说道。“足够了,其实从他们你投靠大虞皇朝的那一刻还是朝廷也好皇室也好其实都已经相信你们是真心归顺的,否则他们也不可能接受你们的归顺。”安思奇却是摇了摇头说道。“那为何你还说这些大虞军队会对我们出手”穆星辰闻言有些不能理解了。“很简单藩王是藩王,朝廷是朝廷,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藩王们也都已经清楚你们归顺的决心了,但是问题是你们归顺的对象是大虞皇朝是大虞的皇帝而这对于藩王们来说你们就是敌人。”安思奇语气冰冷地说道。而他的这一番言论让众人全部都陷入了沉默。“其实大家一直都在关注圣旨上关于朝廷的封赏却没有注意到圣旨最前面的几句话。”安思奇举起那份誊抄的圣旨对众人继续说道。“这圣旨上已经说了另外一支草原军队已经攻破了大虞皇朝位于新州的虞皇祖陵,并且给他们还炸毁了太祖皇帝的地宫。”“这有什么问题吗”众人之前也都听到圣旨上的确有这么一句。但是大家都没有太过注意,毕竟在他们看来圣恒帝之所以要下令全面进攻这些草原部族也正是因为皇陵被炸。“或许你们还不明白虞皇祖陵被炸对于大虞皇朝意味着什么,但是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这座虞皇祖陵被炸就代表着圣恒帝的统治要从此刻开始彻底崩塌了。”安思奇却是面色肃穆地看着众人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思奇这是什么意思”这一次就连穆翼正闻言也立刻皱起眉头来了。“穆帅、诸位或许在你们看来虞皇祖陵只是一座皇帝陵而已,但是其实这座皇陵比之草原部族的狼居山更为重要。”安思奇随即给众人解释起来。“比狼居山还重要”穆旭东闻言有些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没错,我一点都不夸张,接下来我说的东西在你们看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还请你们想我。”安思奇随即看着众人认真地说道。众人闻言纷纷正襟危坐。他们作为投降的草原人对于大虞皇朝的一些文化习俗以及禁忌秘闻并不了解。“其实在我们中原皇朝一直流传着龙脉的说法。”安思奇说完便发现所有的乞儿军将领们全部都是一脸懵。显然他们并没有听说过龙脉这种东西。“这个我知道据说龙脉是中原王朝兴衰的象征,是关乎到国祚长短的神秘事物。”穆星辰见众人都不没有听说过龙脉于是她开口道。“没错,龙脉就是关乎到中原皇朝国运的东西。”安思奇没想到自己的媳妇竟然还知道龙脉他不由对穆星辰投去了肯定的目光。而穆星辰在看到安思奇肯定的目光后面色不由一红。“思奇你是说那座皇陵之中有龙脉”穆翼正此时已经大致明白了安思奇的意思。“没错,我师父曾经告诉过我大虞皇朝最后一条龙脉就被藏在了大虞皇朝的开国太祖皇陵的地宫之中。”安思奇点了点头道。而穆翼正闻言裂开站起身来。“你说这一条龙脉是大虞皇朝的最后一条龙脉”“没错,最后一条龙脉,这也即使为何我说这甚至中隐藏在巨大的危险!”安思奇冷哼一声将那圣旨直接丢到了地上。“古列坚按照你的意思这龙脉被毁就代表着大虞皇朝即将覆灭了”乞儿军中的一名老将军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在草原上人们通常都把驸马叫作古列坚。“没错,大虞皇朝的最后一条龙脉被毁这就代表着大虞皇朝覆灭在即。”安思奇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如此就说的通了。”穆翼正捋着自己的胡须目光突然一凝随即他大声说道。“义父什么说得通了”聂寄还不明白穆翼正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之前还奇怪这一次朝廷为何如此舍得一下子丢出了这么的一个封赏,要知道如果按照草原部族的数量来算朝廷这一次可是一次性拿出了六个侯爵来封赏,可是我仔细想了想大虞皇朝好像今百年来成功封侯的将领加起来也不过四位而已。”穆翼正自从投靠了大虞皇朝中会后对于大虞皇朝的军中之事格外的关注。他曾经也查阅了不少关于大虞皇朝名将的资料。“没错,对于龙脉之事圣恒帝不可能不知道,而他在这个时候突然抛出这么大的封赏明细那是不怀好意。”安思奇给众人分析道。“哼,看来我们的这位陛下是担心接下来大虞皇朝真的会陷入动荡,他这是准备借草原部族的手来剪除大虞境内的威胁啊!”穆翼正冷哼一声道。“没错,圣恒帝的这一道圣旨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一方面他可以借此机会让草原部族和这些藩王军队相互消耗,最后的结局一定会是双方两败俱伤,另外一个方面则是他可以将国内即将爆发的矛盾彻底引向草原部族。”安思奇此时也很佩服圣恒帝的老谋深算。的确只要这一次草原部族和大虞军队彻底打起来,接下来就算是这些藩王们真的心有反意也必须要先将矛头对准草原部族。毕竟虞皇祖陵都被毁掉了如果这个时候藩王们还想要造反那必然会给天下百姓扣上一个不忠不孝的帽子。“这件事情难道那些藩王们看不出来吗”聂寄随即皱起眉头询问道。在他看来这件事情既然连安思奇都知道,那些大虞的藩王们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就算看出来又能如何”安思奇冷笑一声说道。“你们可别忘了这些藩王军可并不是藩王们在指挥,现在指挥他们可是各藩国的士子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