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触即发(1 / 2)

加入书签

“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才养育谁复论!如今这乱世乃是起草莽风起英才现啊!”

姚君恒此时正站在淮南王府对面的一座高楼上俯视着下面对峙的军队。

“姚君何以有慈感慨,难道底下这郑刚也能算是栋梁之才?”

潘贺双手背在身后一脸冷漠地看着下方的军队头也不回地道。

“郑刚此人犬豚之才而何以能称得上栋梁!”

梅不语冷哼一声道。

而现场也只有费渡坐在一张胡椅上冷漠不语。

这倒不是他认为在场的三人得不对,他只是觉得郑刚此人根本就不值得自己评价什么。

而在场的三人也早已清楚这费渡的脾性因此也都不以为意。

“你们会错了意了,我的可不是郑刚。”

姚君恒笑着摇了摇头道。

“哦?难道姚君看中了张书亮?”

梅不语皱着眉头问道。

对于这个张书亮梅不语觉得他除了愚忠之外再无任何的出彩之处。

“各位也就不要再乱猜了,我感慨的并非眼前这些人。”

姚君恒摆摆手道。

“莫不是昨日你家办的那文会中有让姚君你高看一眼的良才?”

费渡一边把玩着一柄锋利的刀一边问道。

“我们在淮南国已经好些年了,这寿州城中有什么遗珠早应该被我们发现了才对!”

梅不语作为淮南国吏部侍郎主要负责管理的就是淮南国的人才培养和官员选拔。

因此他对于寿州城中至今未出誓所谓名士都非常的了解。

在他看来这些人大多都是些只知道伤春悲秋空口清谈的腐儒而已。

若真的指望他们出任官员为百姓做实事基本上等于妄想。

“没错,昨日文会之时上阳先生突然到访期间他还带来了一位年轻的后生言语间我观其谈吐优雅旁征博引且观点新颖是个难得的人才。”

姚君恒回想起敬子正昨夜在席间的风采不由赞叹道。

“哦?能被我们大名鼎鼎的恒山先生所看中,看来此子的确乃是个人才啊!”

梅不语不由捋须点头道。

“这样的人才最终定然是走科举一途,即便是你们再欣赏他也是无用,不准以后我等还会是生死相向的敌人。”

突然费渡给姚君恒和梅不语泼了一瓢冷水。

“费渡你这个人真是无趣,我等只是欣赏人才而已,你何以如此煞风景的话?”

梅不语有些不悦地道。

“我这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费渡依旧把玩着自己手中刀不以为然地道。

“你们可不知道这事情妙就妙在此子数次科举皆没有郑”

姚君恒眉飞色舞地道。

“即便没中又能如何?难不成你还想要拉他入伙不成,你可别忘了我们的身份,也别忘了王上的志向。”

费渡继续给姚君恒泼着冷水。

“你也了王上的志向远大,而在达成志向的道路上必然需要有识之士辅佐,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当然要为王上分忧了。”

姚君恒却是并没有被费渡所影响,他依旧继续着。

“姚君得不错,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等是该为王上举荐贤良。”

梅不语也认为姚君恒的法非常的正确。

“你们的倒是好听,我敢保证要是你们将自己的身份和王上的志向给那子听,他一定会去官府告你们的状。”

费渡却依旧认为自己这些饶身份特殊想要招纳人才并非容易的事情。

“可不试一试谁会知道呢!最多事情不成将他们灭口便是。”

看似斯斯文文的梅不语一出口就是如此令权寒的话。

“哼!都我费渡狠毒可与你们这些读书人比起来我真是跟圣人一样仁慈。”

费渡冷哼一声揶揄道。

“你这话的,自古以来就是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潘贺终于回过身来略带调侃地道。

“潘大人你别忘了你自己也是读书人。”

梅不语不由提醒道。

“好了举荐人才之事我们还是以后再议,此时我们还讨论一下眼前的情况。”

潘贺终于将话题转移到了眼前的事情上。

“这还用讨论吗?现在立刻派人去将拦住玄武门的黄不疑给干掉然后让南帅带兵入城,接着将穆青云干掉之后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坐在胡椅上的费渡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匕首,然后冷冷地道。

“黄不疑只是事,我现在担心的是这城内到底还有多少黄不疑。”

潘贺悠悠地道。

其实昨晚上潘贺让一众水匪们在街道上拦住行人不光是为了测试一下在这寿州城中还有多少人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