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 青霉素与悲剧(1 / 2)

加入书签

此时的方誊正站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四周摆满了各种草药和化学试剂。

这是他专门用于做实验的场所,此刻的他正准备攻克青霉素。

他处理了实验室,用火烧灼过空气,然后再关上门,每次操作都用酒精灯消毒,以达到最好的无菌效果。这个酒精灯也是他自己制作出来的,简单且实用。

他回想起现代的抗生素是如何诞生的,特别是亚历山大·弗莱明的发现。

其实抗生素的诞生纯属偶然,弗莱明只是正好观察到某种青霉菌拥有可以抑制其他菌生长的能力,但并没有将其转为医用。

但他清楚,要在缺乏现代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重现这一奇迹,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不过,方誊并没有放弃,他决心利用现有的条件,尽可能地模拟出类似的成果。

首先,他需要确定哪种真菌会产生抗菌物质。这是最繁琐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如果运气不好,他可能终身都会被卡在这个环节,好在系统可以进行检测,帮他分辨出有抗生素潜力的样本。

于是他开始收集各种含有抗菌成分的植物和霉菌样本,并逐一试验它们的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真是折磨。”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方誊忍不住叹了口气,没错,这种失败在生物实验室里再正常不过了。

好在方誊偶然发现了一种生长在潮湿墙角的青绿色霉菌。

它的提取液对培养皿中的细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效果远远高于其它样本,方誊将其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而后加入各种其它杂菌,它的表现出乎方誊预料,这次发现的霉菌可以有效地抑制各种杂菌的生长。

于是方誊直接拍案,“就决定是你了!”

接下来,他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纯化和提纯这种物质。

方誊结合自己对化学的理解,利用手中的条件制作出了一套独特的提炼流程。

他用炭火代替电炉,用竹筒和布袋代替过滤器,一步步地模拟现代的萃取过程。他小心翼翼地控制温度,尽量模仿出青霉素的发酵条件。

而青霉素最重要的便是提纯,这需要盐析,最好还是非离子盐,离子盐会在水中电离,影响最终的提纯效果,所以为了更高的浓度,方誊决定进行多次盐析,沉淀过滤再沉淀,沉淀过滤再沉淀,最后再进行层析,根据溶解度和分子质量以及电荷的不同,来进一步分离杂质。

最终他终于得到了那么一小坨的青霉素晶体。

青霉素是一类抗生素,它们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在战争期间,青霉素可以用来治疗士兵的伤口感染,减少因战伤导致的死亡。

古代士兵的伤亡率居高不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伤口感染,如今有了青霉素,至少刘备军的伤员可以得到更好的疗助。

“现在这个青霉素还没办法大规模使用,而且也没在人身上使用过,任重而道远啊。”方誊叹了一口气。

大规模青霉素使用被限制的原因主要还是人手不够,现在只有方誊自己一个人制取青霉素,要制备一个军队的青霉素,他得干到什么时候。

不过青霉素的贮存还是简单的,只要定时加入营养物质,注意不要被杂菌污染,多分几份进行保存即可,只要保留住种菌,青霉素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

这一次的青霉素足足返了10点科技点,让方誊开心了好一阵。

“不知刘备他们现在如何,下次见面定要让他们大吃一惊。”方誊心想,整理好了所有器具。

这些天他就窝在实验室里,不见天日,他回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也是这般天天往实验室跑,他本身就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

不过此时,望着外边的太阳,他伸了个懒腰,“好久没去看望婆婆了,不如现在就启程。”

他唤来府里的小厮,让他去准备马匹,他的马术是关二爷教的,虽然不堪但是能骑,而且他也专门给自己准备了马镫,这两个小小的铁片一放,配上加了软垫的马鞍,增加稳定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舒适度。

这马镫可不能随便传出去,这玩意毫无技术含量,系统本来连科技点都不想给方誊,耐不住他一直磨。虽然没有技术含量,但是这并不代表它的用处微薄,相反两个小小的铁片或许拥有改变历史的能量,不过相传汉代就已经有马镫的雏形出现,只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玩意的战略意义罢了。

“驾~”方誊出了城,便策马奔腾在路上,系统虽然擅长出垃圾,但是偶尔也会给点好的黑科技出来。

这不,这次十连抽给方誊出了个一体式多层碳纳米管鳞片状防弹衣,外形极具科技美感,乌贼流线鳞片形的设计使得其收到钝器打击时也可以将能量传导到其他部位,从而大大的减少单点或单面受力,至于碳纳米管的材料就不用多说了,在强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