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章 陶七杂货店(1 / 2)

加入书签

厨房有林巧梅原来准备做的土豆炖茄子和一小把大葱蘸酱。

明霜想了想,先去后院菜园摘菜,不一会儿,装回了一篮子青椒、黄瓜、生菜、胡萝卜等等。

把菜放在厨房,回到东厢房自己的屋里,从买来的一大堆东西中找了她要的调料,又从洞天取肉,每样装了些拿到厨房。

明霜端了盆水进来,坐在灶边洗菜。

转头见凌恪正一动不动地看着她,等她吩咐干活,于是支使他生火:“先把火生起来,锅里烧上水蒸饭,柴禾在那边。”

“好。”凌恪还是会烧火的,江湖人经常风餐露宿,他身上就带着火镰,熟练地几下打着了火,点着灶边引火的干玉米叶子,往灶下的木柴堆送去。

明霜旁观他运气吹火,气息绵长平稳,便知他武功不错。

“你跟你师父,学的是什么内功?对真气行经穴位经脉熟悉得很吗?”

“《混元一气功》,还好。”凌恪答了一句,见明霜等着他进一步说明,想了想道,“师父是武当一脉,《混元一气功》与道家气功相通,我自幼就背穴位经脉,很熟悉。”

火燃得旺了,明霜蒸上饭,便叫他起身:“内功过关,现在演示一下你的剑法——啊不,刀功吧。”

原本的土豆和茄子,她打算加上青椒,改做个地三鲜。

明霜演示了一下,将青椒切成两节手指大的小片,凌恪接过菜刀掂量一下,抛起青椒刀光闪过几下,落到菜板上的青椒片,便都是如她所示的那般大小。

外功也很优秀。

明霜拍掌:“恭喜恭喜,你的功夫根基牢固,看来可以直接试着引气入体了。”

凌恪表情仍无甚波动,但耳朵却有些红。

明霜失笑:他是真的很喜欢夸夸啊。

于是两人一个负责切菜,一个负责炒菜,身手高超,配合得行云流水。

不到一个时辰,四样菜做好,一盆地三鲜,一盆鱼香肉丝,一盆红烧肉,一盆蘸酱菜,花样不多却色香味俱全,且量大管饱。

饭菜端上桌来,香气引得人馋涎欲滴。

越天骄请客人上桌:“都请入座,来尝尝小女的手艺。”

虽然一脸骄傲,但心里还有几分忐忑,明霜可是第一次掌勺。

菜的卖相和香气都不错,就是不知吃起来怎么样。

魏铁君礼让越老太太第一个动筷。

明霜见奶奶先夹了块地三鲜里的土豆放在嘴里,然后老太太的眼神就是一亮:

“哎哟,香,比外头馆子里的也不差了,我孙女这真是天生的手艺。”

众人跟着动了筷子,个个都面露赞许:

“不错,真是不错!”

明霜笑咪咪给端午夹了块红烧肉:“小端午,来尝尝这个,是不是也特别特别香?”

端午忙着往嘴里扒饭,拼命点头。

凌恪盯着她的筷子,若有所思,等了一会儿,没见明霜给他夹菜,略有失望。

筑基之前,身体虽有灵气打磨,但程度有限,食物仍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开窍修士们,个个都是能忍饿几十天,也能一顿吃一头牛的存在。

明霜的饭量,并不比任何一个壮汉小,甚至还要大些。

这一顿午饭,除了给山上的越天成和越明云留的,四盆菜一锅米饭,都吃得干干净净。

越宝儿大眼睛都笑眯了:“小姑做饭好吃,以后都想吃小姑做的饭——”

明霜刮刮她的小鼻子:“说得好,那就以后天天做给宝儿吃。”

越珍儿大几岁,更懂事些,小声说:“二奶奶、娘和小姑做得都好吃,不要累着小姑。”

其实明霜知道,之所以她做的菜如此受欢迎,三分是她的手艺好,三分是灵泉的作用,还有三分是舍得放油放盐和其他调料的功劳。

“好了,小姑带你们去拿糖,可别说我骗人了哦。”

明霜带着两个小丫头直奔东厢:“看,不仅有糖,有点心,还有这么多东西呢。”

小姑娘们都看直了眼。

越宝儿口水直吸溜,乌溜溜的大眼睛里直放光:“小姑,你真的是仙姑呀,这些都是变出来的吗?”

明霜将点心和糖果每样拿出一半,塞到两人怀里:“拿去找奶奶帮你们收着,刚吃完饭,可别多吃了。”

越珍儿摇头:“吃得好撑了,这个晚上吃。”

越宝儿迟疑:“姐,我还想吃一颗糖,你也吃一颗吧,这样才公平。”

明霜拿几个新买的竹编托盘装了点心和糖果,给各房又都送了些,特别是李二娘子和陶七。

他们刚回来的时候,明霜注意到,陶七见了背剑的,眼神就有些发直,可能是想到了他被发配到此的原因,心里有些怵。

她端着点心敲西厢房北屋的门:“陶大叔,你在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