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9章 刻在骨子里的记忆(1 / 2)

加入书签

外公一进小院就听到了悠扬的小提琴声,他顺着声音去了雅乐斋。

看着一家子人围着夏菘蓝,沉醉在夏菘蓝悠扬的小提琴曲中。

感觉这一夜的劳累也是值得的。

昨天下午,夏菘蓝体检过之后,外公并没有跟着回来,而是和医院的多名专家,尤其是脑部专家张医生进行了会诊。

制定出了一套缜密的治疗方案。

这个方案几经推敲,直到今天破晓时分才最终成型。

这是外公几十年以来,最为谨慎的一次治疗方案。

为了尽快将夏菘蓝的病治好,更是为了实现对夏菘蓝在家治疗的承诺。

他也仅睡了两个小时,就将所有在治疗中需要用到的器具都准备齐全,带回了小院。

外公的出现,让大家也欣喜不已。

昨天外公没有回来,也只是往家里打了个电话,简单报了个平安,说了一下工作事项。

现在看着外公回来,大家立马就想到外公有了成熟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周桑宁最沉不住气。

快速走到门口,挽住外公的手臂,“爸,是不是有好的方案了?

菘蓝肯定会恢复吧。”

她目光希冀,眼神热切。

外公拍了拍她的手,“你呀,50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咋咋呼呼的,跟个小姑娘似的。

你看人家苏木和京墨都没有像你这么慌慌张张的。”

外公嘴上说的嫌弃,可却一脸宠溺的笑容。

外公和外婆只有周桑宁这么一个女儿,从小就像疼爱眼珠子一样的疼爱她,格外的娇惯。

年轻时候的周桑宁出了名的嚣张跋扈。

人不仅家境好,长的又漂亮,还是卫校毕业的。

当时追求她的人格外的多,但很多人虽然觉得她的条件都好,可就是接受不了她的性格和脾气。

幸亏遇到了夏苏木,一个温屯,一个急躁;一个似水,一个如火;一个宽容大度,一个傲娇嘴毒。

明明是两个南辕北辙的人,却相濡以沫了一辈子。

夏苏木更是把周桑宁宠到了骨子里,即使已经是50多岁了,还保持着少女般的纯真。

周桑宁见外公嫌弃她,不乐意的瞪着眼,“他们一个当爸的,一个当丈夫的,哪有我这个当妈的亲。

哎呀,您就别岔开话题了,赶快说嘛。”

夏苏木也不忍心外公说周桑宁,“爸,桑宁是做妈妈的,她肯定比我们更关心菘蓝了。

再说了慌慌张张证明她身体健康,老是这个样子才好呢。”

外公嫌弃的瞥了一眼夏苏木,“都是你给惯的,什么坏毛病,到你这儿都成好的了。

当初我们桑宁多可爱的一个小姑娘,跟你生活了30多年,倒成了一个咋咋呼呼的大妈了。”

“爸~~您说什么呢?谁是大妈?”周桑宁一下子炸了毛。

众人哈哈大笑。

就连夏松兰也跟着傻乐。

宁京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到了夏菘蓝身边,歪着头看着眉目如画的夏菘蓝,笑的一脸纯真。

刚才吃的那一些飞醋,也都散的差不多了。

外婆嫌弃的推开周桑宁,拉着外公坐下,“都50多岁了,怎么不是大妈?说你是大妈,还亏你了。

现在走在路上,谁不得给你喊一声奶奶?”

“哎呀妈~~,您就别打岔了,让我爸快说吧。”

周桑宁实在是不愿意再讨论这个话题。

外公接过外婆递给他的茶,细细的品了一口,在周桑宁耐心几近极致的时候,才慢悠悠的说出了大概的治疗方案。

夏苏木是理解最到位也是完全听懂的,“爸,也就是您,才一夜的功夫,就制出了这么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换了其他人,只怕还得再研究个三五天,也不一定有这么科学。

虽然中医我不在行,但是外科这一块,我还算拿的出手。

您刚才说到的那几点,若是需要人,我也可以帮忙。”

外公摇头,“先走中医,实在不行才会考虑你那块。”

外公说完朝着夏菘蓝招手。

夏菘蓝已经将小提琴放下了,乖巧的倚着宁京墨正听着外公说话。

她虽然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能听出来外公说的是帮她治病的事情。

正听得一头雾水,就见外公朝她招手,乖巧的走了过去,甜糯糯的喊道:“外公!”

“好孩子,刚才外公说的那些,你懂吗?”

夏菘蓝摇头,“我就听到了针灸,什么是针灸?”

“简单来说针灸就是一项中医临床治疗性操作方法,包括针刺和艾灸。

外公比较擅长的是针刺法……”

夏菘蓝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