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章 其次伐交之究人和(1 / 3)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婚后没多久,侯胜北就被召入宫觐见。

通直散骑侍郎位在常侍之下,本属散骑省。西晋置,东晋罢。南朝复置,属集书省,掌侍从左右,顾问应对,规劝得失,皇帝出则骑马散从。

和武略将军同为六品,有了此职,侯胜北出入宫禁方便了许多。

陈顼待他行礼完毕,挤眉弄眼道:“如何,这几日令正可是伺候得你如皇帝一般?”

这种玩笑也只有他能开。

侯胜北没好气地答道:“为臣怎敢过陛下一般的日子,自然是克己奉礼,相敬如宾。”

陈顼继续调侃道:“哟,卿怎么这等无趣呢?这不是给朕的儿子筹办婚事,想着卿虽然有了儿子,却还是单身,就一起办了呗。欠卿的那件事,也好趁此了结。”

这段话的逻辑颇为混乱。

侯胜北隐隐觉得被陈顼占了便宜,但又一时说不出哪里不对。

他只好谢恩道:“陛下在考虑皇太子婚事之时,还想到为臣,真是费心了。”

言谈间心中一动,浮现起婚礼那天,长街偶遇沈婺华嫁入宫城的一幕。

婚后满三日,皇太子妃朝皇帝于昭阳殿,又朝皇后于宣光殿。

那个外表笑容和煦,其实心怀不安的少女,已经正式成为本朝的皇太子妃了。

愿她得遇良人吧。

陈顼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吐槽诉苦道:“卿可以尽享闺房之乐,朕现在就无趣得很了。每次临幸了谁,幸了多久,起居注都要记录。朕在屋里使着劲,想到一群人在屋外候着就膈应。朕又不是北齐那几个变态皇帝,旁边有人反倒更兴奋。”

侯胜北只得表示安慰:“真是辛苦陛下了。”

“哎,天子无私事哪,本来是纵情放松,竟然成了一件苦差。”

陈顼抱怨完,终于想起召见的目的:“这次召卿来,正好和北齐有关。”

侯胜北抬头看向陈顼,两次都没有打下江陵,是要改变战略方向了么。

果然陈顼问道:“听闻昔日高祖在时,联周伐齐,还是联齐伐周,你和荀法尚有过一次论对?”

现在只要一提起这事,侯胜北就会觉得羞愧:“那是臣年少无知,不知天高地厚之论,已然知错了。”

陈顼没有放过他:“如今要是再让你回答一次这个问题呢?”

侯胜北心说朝堂衮衮诸公不能为你解答,要来问我这個六品将军作甚。

不过既然被问到,侯胜北答道:“军国大事,本非臣能置喙。陛下现在当知北周战力,一个江陵府和一个襄州府,倾我朝接近半数的军力仍未能攻克。”

陈顼点点头,他在北周多年,深知其强。

江陵一战再战,更是对于两国实力对比有了切身体会。

“去年卿等出征之时,朕已经下诏,颁行数策,与民休养生息。”(注1)

“鼓励流民返乡,州郡县长明加甄别,良田废村,妥善安处,若辄有课订,即以扰民论。虽然府帑末充,仍然删革役赋征徭。水旱失收,即列出所在,予以免除。”

“军士年登六十,悉许放还。巧手于役死亡及与老疾,不再订补。”

“户籍有巧隐瞒报者,解还本属,开恩听首。”

“在职治事之身,须递相检示,有失不推,当局任罪。”

“户有增进,即加擢赏;若致减散,依事准结。”

“有能垦起荒田,不问顷亩多少,免除税赋。”

陈顼放弃凭借武力和北周一争高下的想法,改为注重内政,侯胜北还是很欣慰的。

他虽为武人,却不好战。此前在国子学,早已理解人口和财政于国、于军之重。

弱国岂能强军?

穷兵黩武,败亡之道。

现在回想起陈顼登基之后发起的两场战役。

讨平广州,十月起兵,次年二月回师,用兵三万。

攻打江陵,六月起兵,十月撤兵,用兵五万五千。

连同行军在内,前后不过四、五个月,所耗有限。

都控制在了一定的烈度和规模之内。

如今转而积蓄力量,到了下一场,可能就是兵过十万,真正迁延日久的大战了吧。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陈顼难得背了段兵法:“既然伐兵不成,攻城不克,朕也只有伐谋伐交了。”

“陛下打算如何伐谋伐交?”

陈顼笑了:“卿真是滑头,明明是朕在问卿,把问题又抛了回来。”

他也不隐瞒,直言道:“既然以本朝一国之力难以制服北周,那么就当联结北齐,合力取之!”

陈顼的想法还是把矛头指向北周吗?

看来陛下对于长安那段日子的怨念,不是一般的深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