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缓过心情之后才望向一样关心他们的国君与摄政王,认真的开口道:

“陛下,摄政王,诸位大人,小民等人前来,并无冤情之告,却是有一事相请。

先请诸位一一过目一下这七十二封镇信,三十七封郡信,与三封外城的信件。”

众人一听,这么多!怪不得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包裹!管不了是什么信件了,一个个都心惊胆颤的。

火急火燎的将他们带来的包裹当中七十二封分给了各个官员,剩下的递给了高位上的二人。

可当众人看到了信件的内容时,全部都迷茫了。

为首的老者看他们都看过信件了,才再次缓缓道来原因。

“各位大人,您们并没有看错,这全是我们这些众民的亲笔所写,只不过是我们的名字。

我们这二十来人是作为各地方的代表,负责一路收集信件,将他们完好无缺的送到你们手中,齐华国各个地方都没有落下。

我等前来的目的,就是请求国君与摄政王择日——完婚。”

最后的那句话一出,宴中众人洞心骇耳,所有人都被定住了,动弹不得。

齐安岁与齐行尘二人皆错愕非常,满眼都是震惊怔愣,齐行尘举着酒盏的手都颤抖了起来。

二人根本不敢相信这惊世骇俗却又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恳请,只敢相信是自己错了耳目

悄然无声的宴会持续了一盏茶的功夫,百里思茗与方茸末看给的容纳时间大致够了,于是就开口解围道:

“你们何种原因于此。”

“怎会全民请求于此。”

领头老者看向了轻声开口的百里思茗与方茸末,心中了然,明白的回复道:

“百里夫人,方夫人,许久不见,原因请听我等道来。

此事是我们的齐国太后与我们商量过的,与其说是商量,倒不如说是她的请求。

五年前,太后与百里夫人方夫人等人,她们一起游历了齐华国所有的各镇各郡。

毫无架子的帮助我们这些贫穷、被欺压的小百姓们改善生活,指点我们贫苦的生路。

她们领着亲兵亲自考量我们的各地的官员,征商询问各地的百姓。

在她忠奸分明铁骨铮铮的剑下,不为民者贬斥,贪害民者斩杀。

我们非常感激她们,我们想为她们做点什么,例如立庙塑像,例如送点什么亲手所做的小物件什么的。

但她们都没要,其余的两位夫人只是陪着太后一遍一遍,不厌其烦,身怀愧疚的与我们这些小百姓说着国君与摄政王的经历,与牵绊。

我们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活儿,用心听着,我们听完之后全部都沉默了。

太后还不惜一遍遍虔诚的跪在我国的尊天神明面前,向我们发了毒誓。

她说我们的国家已经培养了一位非常优秀的继承人,让我们不用在子嗣方面苦恼,让我们无后顾之忧的思量她的请求。

我们其实是根本无法理解,这男子与男子之间的感情,但是我们的太后她一遍一遍的向认真的我们解释着。

我们尊敬她,感谢她,相信她。

所以我们愿意为了她,也一遍遍的尝试着理解,也愿意进一步思考这等惊世骇俗的感情。

最后,我们还去求神庙了签,可签上只简简单单的写着‘休戚与共’。

我们不单单只是求了一个签,我们自发将所有的神庙全求了。

所有的神庙,整整三十五签,无一不是‘休戚与共’。

解签的老坐子们解出来的答案全是一样的,分毫不差。

我们明了,我们始终是一个国家的人,我们的根是聚在一起的。

不寻常感情的这条路已经很难走了,那我们这些亲民,不更加应该为自家人遮风挡雨么。

我们不怕各国的不解,嘲讽,讥笑,我们各家百姓也能用人言回击他们的恶意。

所以。

齐华国全民用了五年的时间来理解,希望如今的结果没有太晚。

而至于主城百姓们的提名信为何不在其中,您们抬步出去看看便会知道了。”

听完老者的一席话,众人百感交加但没有一人持反对之态,连守旧故常的老御史都不曾出言死谏禁止。

这举国的百姓都认同还请求了,再离经叛道也不容他们禀奏所改。

齐行尘的双手狂抖,齐安岁则是呆愣了许久,还是钰笙生开口示意他们前往宫城上看看才镇定下来的。

齐行尘拉着齐安岁的手快速离开宴会大殿,往宫城方向而去。

钰笙生也扒拉着筱云笺,让他抱抱然后跟着前去,妧逢笑与其余人也迅速跟上去。

虽然不明所以,但他们就是要抢先一步站在自家人身边,先呈现保护的状态围着他们!

回过神的其他达官众人纷纷惊讶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