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章 假面之舞(1 / 1)

加入书签

当他作出此举,身后的大臣们立刻上前制止,匆忙平息他的悲愤。宰相法正一声嗤笑,斥责此行为荒谬,随即遵从戈扬的命令宣布退朝。

张廷芝仍执着于自我牺牲,大臣们无可奈何,只好将他抬离殿堂。经过众人苦口婆心的劝慰,张廷芝的情绪渐渐平复。

此时,他含泪对着周围的人哀声道:

"陛下为何固执至此?难道我等臣子已毫无价值?此事究竟该如何解决啊?"

听见他的哀诉,群臣无计可施,只能陪着他叹息落泪。接着,张廷芝的目光转向杨硕和高仪,带着恳求的神情对他们说:

"杨老、高老,二位威望卓着,阅历丰富,这次能否为晚辈们指引一条出路?"

杨硕瞥了一眼沉默的高仪,见他凝视前方未言,于是摇头回应:

"陛下的脾性我们了解,一旦决心已定,恐怕无人能改变他的主意。"

张廷芝闻言并未绝望,反而大声宣称要再次尝试自杀,希冀以此迫使戈扬妥协。同僚们只得再次阻止,现场顿时一片混乱。

或许是厌倦了这纷扰,高仪这时开口了:

"年轻人,这般又有何用?陛下见多了生死,因此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你现在一心求死,只是白白浪费宝贵的生命,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听到高仪的话语,张廷芝扑倒在高仪面前,寻求对策。然而,此刻的高仪也无良策,只好让臣子们暂时解散,静观其变,等待朝廷的下一步举措。高仪既如此说,众人也只好沮丧离去...

在迷离的魔法雾气中,张廷芝踏足于府邸的大门,然而踏入的瞬间,他急促地喘息着,刚才的一幕如同梦境般惊心动魄。

虽然他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与牺牲的决心,那其实是他刻意编织的假象。改革之事固然重要,却不足以让他轻易舍弃宝贵的生命。

当他在王座大厅试图以头撞击石柱之时,他暗中减缓了冲锋的步伐,意图唤起同僚们的干涉。随后在厅外的崩溃,也只是为了迷惑那些臣子,扰乱他们的意志。

他这样做,皆因他看似高尚,内心却隐藏着污秽的秘密。身为财政大臣,他在户部的地位举足轻重。户部,掌握着帝国人口的神秘力量,任何与人有关的事务,都被视为权力的源泉。

起初,张廷芝确实立志做个清廉的官员,也曾付诸实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察觉到户部隐藏的丰厚利益。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染指了第一笔银两,虽不多,仅有两千枚银币,但他内心仍充满了焦虑,生怕暴露后的毁灭性后果。

那段日子,他备受煎熬,甚至一度后悔那次贪婪之举。然而,久而久之,无人察觉他的秘密,那些银币最终成了他的私财。当他尽情享受这份财富时,曾经的恐惧与罪恶感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对财富无尽的渴望。

这**驱使他再次伸手,但他的贪婪有其原则。为了避免暴露,他并未觊觎下属的钱财,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高远王批准的,朝廷直接划拨给户部的专项经费。

每次朝廷发放银两,张廷芝都会精心钻研,寻找从中抽取些许的可能。若他认为这笔款项至关重要,再大的诱惑也无法动摇他的决心,他会确保每一枚银币用在刀刃上。

反之,若款项并非紧迫,或是超出预期,他便会施展手段,巧妙挪用。正是这狡猾的策略,使他在暗处安然度过了数年光阴,无人察觉。

如今,他已临近暮年,正盘算着退休后如何挥霍这笔来路不明的财富...

在神秘的时空中,朝廷忽然提出了一项奇异的变革,若是换作寻常事宜,张廷芝必定会全力赞同,因为他深知唯有稳固崇高之地,才能确保自身安全于无形。

但此番变革不同,触及之处,直指他的核心。他对户部尚书的权位并无痴恋,实则那些秘密积累的财富,皆源于此职位的荫庇。

一旦新任户部首脑登基,他确信那些不可告人的过往必将昭示于世,因坐拥如此高位者,无一非智者。

早年他对此已有预见,暗中培植亲信,希冀待他退位后,亲信能接掌尚书之职。为避嫌,他私下助亲信晋升,朝廷中人面前,两人装作素未谋面。

喜欢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