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2章 时安心的恶(1 / 2)

加入书签

屋中在场之人都安静地看着时安心发狂。出奇的平静。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种东西,叫羁绊,叫信任,叫理解。时成逸内心深处对唐楚君是有着羁绊的,那是曾经岁月的惊鸿一瞥。可他错过了。当年唐楚君出事的时候,他去了淮州帮外祖家处理事情。等他回到京城时,大局已定。他也不是没偷偷找过唐楚君,可唐楚君不见他。那时,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唐楚君就成了他的二弟妹。他痛苦吗痛苦!可痛苦也要继续生活下去。他也想离经叛道,想带着唐楚君远走高飞。可唐楚君的骄傲被碾碎了,根本不见他,常年躲在屋子里不出来见人。况且什么远走高飞都是不负责任的轻狂念头,他身上还有许多责任。他还有女儿要养,他不止是他自己,他还是父亲,还是许多无法挣脱的角色。他向命运低了头。他娶了于素君。起初他们的确是假成亲,没有圆房。但也绝不是时安心口中因为于素君对他女儿好,讨好他,他才对她正眼相看。人在一起久了,你惦着我,我也念着你,互相成就,互相取暖。他和于素君没有轰轰烈烈感天动地的爱情,却相濡以沫,天长地久。许是人年纪大了,折腾不起了,反而向往那种一日三餐平淡的生活。他们在一起生儿育女。他感到满足,她感到温暖。这难道不是爱情的一种况且,于素君从不忌讳他心里藏着的那一缕羁绊。因为于素君自己心里也有着对唐楚君的羁绊。而于素君对时成逸,是经年累月的依赖,是毫无道理的信任。就算他被时老夫人和外面的人抹黑得有多不堪,有多浪荡,她却是从来不信的。正如她绝对不信时成逸和唐楚君暗地里在一起,还生儿育女。她可以不信自己,却不能不信那个在少时就给过她温暖的姐姐唐楚君;她可以不信自己,却不能不信那个在她即将堕入泥泞拉她一把的夫君时成逸。这两个人,都是她生命里很重要很重要的存在,缺一不可。时安夏也并不因为时安心这丧心病狂的话而有半分波动。她从前世就常感叹,大伯父那么好,只可惜不是她的父亲。如今,依然是这想法。感叹归感叹,但她清楚知道自己母亲是个怎样的女子。骄傲又敏感,还特别怕成为别人的负担。就连某日她顺口问母亲是否心里还有大伯父,母亲都生怕给人带来伤害,连忙捂她嘴,不让她乱说。这样的女子,你要叫她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来,她是真不会,因为要脸。其实真正让时安夏感到惊讶的,倒不是别人,是时安心。一个人是为什么会从让人看起来善良无害,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分明时安心前世也没有这么不堪,从来都温温婉婉,看起来文文静静,说话细声细气,行事也小心谨慎。想来想去,那人性的分水岭便是她时安夏啊。当时她是想要改变时安心的命运,不叫她再落入陆永华的魔爪。所以才会请大伯母把时安心相看的事缓一缓。缓一缓的意思其实是换个人相看,而不是要阻拦她议嫁。就从那里开始,加上黄嬷嬷从中怂恿……对了,上一世因着于素君也钟意陆永华,便是叫时安心满意这个继母,是以一直都母慈女孝。黄嬷嬷更是不需要使下作手段,便能让时安心和陆永华成亲。于素君送女出嫁,不止将时安心亲生母亲留下的嫁妆尽数都给了,还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给女儿添妆,生怕女儿过去受苦。是以一切的机缘下,没有触碰到时安心内心中藏着的“恶”,她就还能做个清清白白的人。反而是时安夏的重生,改变了一切轨迹,将时安心的“恶”**裸勾出来,然后使她变得面目全非。长久又可怕的安静之后,是时成逸的声音率先打破了沉默,“把时安心先押下去关起来,我这就进宫面圣。”进宫面圣!时安心愣住了,一时脑子没转过来,“父亲……”时成逸冷冷道,“从此以后,你不要叫我父亲!”时安心仿佛又从癫狂中回到了现实,哭泣不止,“父亲,为什么要面圣你要自告你要把我送去衙门”“是!”随着时成逸这个字落下,时安心如雷电击。时成逸那一个坚定的“是”字出口,人已经走到门边。在跨出门槛的一瞬,他顿住了脚步,没有回头,只沉沉道,“素君,委屈你了。”他说完就消失在凄冷的黑夜中。于素君刚才被时安心指着鼻子骂没有哭,现在却拿着帕子捂紧了嘴,哭得无比伤心。她知道这个“委屈你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舞弊案将会给整个侯府带来杀身之祸。她和她的亲生孩子们,是时成逸最亲近的人,也是跟舞弊案关联最近的人。一旦触怒龙颜,祸之将至。时成逸是准备由他们大房一力承担,以自告的方式将除大房以外的所有人全部摘出去。所以时成逸才会说那句“委屈你了”。于素君却哭得心碎又幸福,因为他迎接风雨时是算上了她的。她以这样一种悲壮的方式,莫名感受到了爱情。她曾经不确定他爱不爱她,但这一刻,她感受到了他心里也有她。感觉到她不止是他儿女的母亲,更是他珍之重之的妻子。她泪流满面,低低道,“也好。”时安夏让东蓠等人将木呆呆的时安心押下去了。押走的时候,时安心没反抗,也没喊“母亲”。她知道完了。她被父亲放弃了。父亲要拿她去自告保全家了。时安心在想,本来不是一切都好好的吗就在不久前,她和于素君都还好好的。她偎在于素君怀里喊“母亲”;于素君刮着她的鼻子喊“心儿”。像梦一场。她忽然想起来了,“是你!”她扭过头恨着时安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