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章 墓主人的身份(1 / 2)

加入书签

罗老六满头大汗赶回来的时候,扛着两把铁锹和一把细长的尖头铲。

陈瀚已经回到了盗洞附近,接过铁锹和尖头铲,仔细打量。

不同于有名的“洛阳铲”,眼下这把似乎更尖更细,肯定是自制的,便于探入更深的土层。

而那把铁锹,也和普通的平口铁锹有所不同。

整个锹面内卷,形成弯月形状的弧度。

看上去更适合挖坑掘土。

不愧是祖传的卸岭一脉,虽然没落了,但是光看这工具,就知道他祖上有些道行。

陈瀚从罗老六手里接过一个铜制的罗盘。

差不多民国的物件,表面很是残旧,看来几代人都在用。

陈瀚平托在手,脑中记忆翻涌。

随着他的身子不断调整方向,最终选中了荒草中的一个方位后,果断向前走去。

足足走出去几十米,罗老六紧跟在后,几乎都要急了。

这再往前走,可就走出自家地头了。

到时候就算想要打洞,也会麻烦不断。

好在这个时候,陈瀚落下了手中罗盘,脚步也停了下来。

“下铲!”

他声音不大,却带着十足的底气。

“小陈爷,在这里?”

陈瀚点头,“九成把握,先下铲看土。”

罗老六激动的张牙舞爪,嘴巴却是闭得紧紧的,生怕呼喊出声误了大事。

将原地的荒草清理了一下,老六直接将尖头铲狠狠扎进地下。

接近两米长的细铲,很快就只剩下杆尾。

只见老六从腰间又摸出一个布袋,里面装着的,赫然是一截一截手臂长短的铲杆儿。

一插一旋,直接续接在铲尾上,继续向下探去。

陈瀚一直在默默盘算,当下到深度接近四米的时候,他连忙喊停。

罗老六顾不上擦汗,哼哧哼哧的将尖头铲从土里抽出。

迫不及待就往最前端看去。

尖铲的头部是中空造型,此刻里面填满了土。

找了块碎石敲打几下,随着里面的土掉落出来,他的身子猛地颤抖起来。

“爷!小陈爷!”

“有货!!”

罗老六的国字脸涨得通红。

陈瀚几乎不用再看第二眼,当下嘴角咧开。

土质中有石灰,这是石灰拌土,古墓用来防潮防虫的。

“挖!”

就这一个字,俩人直接操起拱形铁铲,奋力朝下挖去。

为了掩人耳目,最上层的半米深度,足足挖开了两三个平方的尺寸。

这样二人下到坑里干活,再有荒草的遮挡,就算有人路过,也几乎不会发现。

在这样的日头下干这种苦力活,陈瀚也还是第一次。

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他手掌上就已经磨起水泡。

撕扯了一件棉布t恤,缠到手上,继续干。

期间罗老六回村了一趟,搬了一箱矿泉水和几个火烧回来。

俩人就这样一直干到了天色擦黑。

此刻,这个洞的洞口虽然只比井口稍大,但是深度已经达到了三米多。

按照陈瀚的推断,差不多就要挖到主墓了。

但是天色暗下来,如果打灯干活,实在太过招摇。

没办法,只能先随着老六,去他家老宅子里凑活住一夜。

……

罗老六家的老宅,不说家徒四壁,却也只能勉强遮风挡雨。

或许是他前些年去县城打工以后,家里的老屋失修,院子里也渐渐荒了。

这一夜,陈瀚可是被饿急眼的蚊子给折腾的不轻。

就算老六点了艾草,也效果甚微。

好歹熬到了清晨,天色还没有大亮,陈瀚就实在睡不下去了。

索性和老六简单吃了碗泡面,就又回到梯田上的地里。

一夜过去,除了洞口的草上挂满露珠,其他没有任何变化。

今天特地带了短柄的铲子,比之前的铁锹要小两号,但胜在锋利。

让罗老六放风,陈瀚下到坑底。

观察了下周围的土层后,选择了一个角度,狠狠铲了下去。

当的一声。

这一铲之下,发出了金石相击的脆响。

陈瀚眼神一亮,有戏。

朝着这个位置,就用短铲快速挖了起来。

挖出的土装进麻袋,由老六拽到地面。

陈瀚斜向下又挖了十几公分,一块石面裸露出来。

“果然是这里!”

找到了!

随着他不停的清理,一块横着的方石出现在坑底。

那方石之上,依稀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