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5章 少说话多做实事(求推收)(1 / 2)

加入书签

第265章少说话多做实事(求推收)

了解牧山河性格的人都清楚,因为跟许思文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关系,每次只要来京城,他都会抽时间去许家坐坐。如果时间允许,还会陪许思文长辈吃顿便饭。

在很多人看来,牧山河明明是刘家的孙子,却跟许家的长辈相处融洽。对于这样的传言,许家也从未辨解什么,因为当事人刘兴业都不在意,他们又何需在意呢?

得知牧山河会过来,许思文父亲许承业也特意赶回老宅吃午饭。借着吃饭的功夫,许承业还是询问有关投资的事。涉及八千万外汇的投资,要说一点不担心那肯定是假话。

清楚这一点的牧山河,也随即笑着道:“许叔,这种紧张跟担忧的情绪,我觉得你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话,或许能知道那些人靠的住,那些人不靠谱。

关于这次投资的事,洪家已经答应投资一个亿,而这也算是我给予他们的一种利益交换。只是他们的话,我没承诺绝对保本。你这里,我却可以承诺利润至少翻一倍。

如果后期你承受的压力太大,春节前我就可以交割一批合约,提前进行利润分配。我有信心,首期的利益分红,就足以确保你们的投资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真有这么大的把握?”

“涉及金融投资,而且还是数亿的投资,没八成把握我都不会轻易下注。在别人看来,我此次特意去倭国,只是交割之前的投资合约。可实际上,我是去考察市场。

就我考察的结果,还有推测出的结果,倭国的金融泡沫年底必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倭国这几年吹起的金融泡沫,会在极短时间坠落,甚至跌至谷底。

而且我有很大理由怀疑,这个雷从广场协议签定那天起,美坚的金融巨鳄便展开了布局。这也是为何,此次我不打算聘请银行帮忙打理投资,甚至不亲自出面的原因。”

“你的意思是?如果你亲自去倭国,很可能走漏风声?”

“都说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以我目前在金融期货市场的斩获,进入一些有心人的视线,也是很正常的事。该出风头的时候可以出,但该低调的时候一定要藏严实了。”

听着牧山河说出的这番话,做为许家一家之主的许忠义也很认同道:“枪打出头鸟,能悟透这个道理,看来你真的很成熟。听说昨天,那老头又去找你了?”

面对许忠义把话题转移到家事上,牧山河也很无奈道:“唉,有时想想,他也蛮可怜的。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我对他真的恨不起来。”

“国人为何如此注重血缘关系,那是因为亲情这种东西,有时真的打断骨头连着筋。但这老头还算幸运,至少你的出现,让他看到一丝希望啊!”

如此评价,牧山河也不知如何回答,只能抱以苦笑。其实有时候,他很羡慕许思文的家族氛围。家族中人有竞争,但都是良性竞争,更多时候都抱团,凝集力极强。

这可能跟许忠义的性格,还有在那个混乱时期没受太多冲击,也有很大关系。但就眼下的情况,牧山河真的不想去想,因为越想越觉得一团乱麻。

借着闲聊的机会,许忠义也适时道:“周家那边,你打算何时动?”

“不着急!要动手,也要有理由才行。伤筋动骨一百天,先让人家把伤养好。不然的话,人家那有精力跟时间来找我麻烦呢?一而再,再而三被人欺负,不反击就太怂了,对吧?”

从这番话里,许忠义父子也能听出,牧山河似乎很清楚周四海的性格。而最近他们打听到的消息,似乎也证实这一点,待在家养伤的周四海依然不消停。

甚至还在找那些狐朋狗友合计,打算给牧山河长长记住。而这段时间,有关刘家的流言蜚语几乎没断过。而这些流言的源头,似乎都来自于周家的手笔。

如果周家真想息事宁人,那周家的大人应该出面给解释。但周家长辈们,仿佛完全不知晓此事一样。而刘家对这些流言蜚语,似乎也跟没听到一般。

如此隐忍的做法,多少让人有些摸不着底。很多了解刘兴业性格的人,都觉得这个老人难不成转性了?要换以前的话,他怕是直接打上门去了。

但唯有许忠义知道,这些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刘兴业连自己儿孙都舍得下狠心,等到开始反击时,他恐怕不会给周家任何反抗周旋的余地。

要么不动手,一旦动手就必须将对手彻底打趴下。而此刻的牧山河,似乎也继承了刘兴业的这种性格。不得不说,招惹到刘家这对祖孙,周家想不倒霉都不行。

就在牧山河即将离开京城时,他特意给刘家打去电话,正当刘兴业以为,牧山河是来找自己时,刘兴业却意外的道:“你找小何?找他有事?”

“嗯!听说上面为明年举办赛事正在筹款,我打算让邦哥领我去那边走一趟。虽然我不太在意外界的名声,但我还是想告诉一些人,应该少说话多做实事,您老觉得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