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5章 世界第一,谁赞成谁反对?(1 / 4)

加入书签

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行业内有研究的企业不算少。
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巨头,博世自然也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布局自动驾驶。
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们的技术也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自动泊车方面的尝试。
未来汽车的五分钟视频发布之后,博世内部立马组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前前后后的对这个视频研究了上百遍。
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不容乐观。
“刘总,目前根据技术部门反馈的意见,我们在未来三五年内都是达不到未来汽车的这种自动驾驶水平。”
“他们还在分析大家的差距在哪里,看看如何去追赶。”
任彩作为博世的销售经理,这几天也是听到了好几个客户跟她打听博世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
无形之中,这也给了博世不小的压力。
他们可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老大啊。
怎么现在却是落后别人了呢?
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事情。
“自动驾驶设计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各种传感器,技术门槛没有那么高吧?”
“三五年都赶不上,技术部门是干什么吃的!”
刘振波对这个结果肯定是不满意的。
虽然现在大部分的车企在自动驾驶方面都还没有什么布局,但是只要有一个先行者出现,立马就会刺激大家进入到这个领域。
对于大部分的主机厂来说,很多功能零件都是交给博世这些零部件巨头去研究生产。
博世这些年也没有辜负众望。
现在却是要给出一个让大家失望的回答,刘振波肯定是不满意的。
“硬件方面的问题其实相对好解决一些,我们重点努力一下,倒也不是不能在几年内解决。”
“但是麻烦的是软件,这里面涉及到非常多的算法,我们想要在短时间内搞定这些项目,恐怕是很困难的。”
任彩很是无奈的把瓶颈问题给说了出来。
软件开发这一块,华夏的竞争力是无与伦比的。
这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情况也是息息相关的,全球也就是美利坚那边能够跟华夏相提并论。
德意志的话,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未来汽车一个月可以搞定的软件问题,也许放在博世需要一年才能搞定。
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大家的差距就更大了。
关键是这个东西想要追赶,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零件的开发放在华夏,从华夏本地招募研发人员。
但是他们又不愿意。
在博世、电装这些零部件巨头看来,研发部门是最核心的部门,是最不愿意放在华夏的部门。
其他的生产制造,只要产能有需求,基本上都是可以考虑放在华夏生产的。
对于这个情况,任彩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才会满脸无奈。
而刘振波显然也是了解这个情况。
所以听了任彩的汇报之后,脸上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未来汽车这么一折腾,可谓是行业震动啊。
博世这些零部件企业都开始发愁了,汽车主机厂自然也是没有闲着。
不过像是丰田、通用等汽车巨头,他们的反应往往要慢几拍。
反倒是华夏的自主品牌,紧紧地盯着南山集团的动静,能够第一时间意识到这个事情的冲击。
“王总,未来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虽然距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比较远的距离,但是已经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我们想要追赶,恐怕还真是没有那么容易。”
梁传庆作为比亚迪汽车的研发副总,很能感受到大家的技术水平差距。
这种自动驾驶的技术,可不是简单的改一两个零件就可以的。
而是从头到尾的体系化的变化。
“你觉得整个行业要达到未来汽车的水平,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
王福此时倒也不慌。
整个汽车行业就只有未来汽车搞出来一个初版的自动驾驶技术,其他连奔驰汽车和宝马汽车都没有跟上,比亚迪着急什么?
当然了,他肯定也要把握一下,看看比亚迪什么时候需要具备这样子的能力。
要不然到时候落后行业太多,那就不好办了。
“现在还比较难给出准确的时间,快的话五年左右,慢的话估计要十年时间。”
“特别是对于丰田、通用等国际大厂,他们的车型开发周期比较长,现在基本上就已经在开发几年后的新车型了。”
“如果现在不具备自动驾驶的能力,那么过个几年推出来的新车型也就不具备这方面的功能。”
“哪怕是他们这两三年把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出来了,最终运用在量产车型上面,估计也是六七年以后,甚至是更后的事情了。”
梁传庆这么一说,王福心中放松了不少。
连丰田和通用这些国际汽车巨头都没有那么快搞定,那就稳了。
当然了,他肯定也不是什么都不做。
未来汽车都已经开始量产这种车型了,比亚迪肯定也要开始研究这方面的技术。
“这样吧,在研发中心里头专门成立一个智能驾驶事业部,把其他事业部里头跟智能驾驶相关的零件都划归到这个部门来负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