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章 南山的软肋被抓住了(1 / 2)

加入书签

曹阳希望南山的零件能够实现100%的国产化。
这是基于长远考虑和成本、供应多重考虑的一个大战略。
但是放在2004年,所有的汽车零部件都实现100%的国产化,是一个不现实的事情。
最简单的,那些电子电器元器件,你能100%从国内买到吗?
根本就不现实!
所以像是南山生产的ecu、tcu、abs、esp等零件,国产化率严格来说都还不到50%。
因为里面的芯片、电阻、电容、内存、二极管等元器件,全部都是进口的。
甚至连pcb板都是进口的,也就是组装实现了国产化而已.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不是一点软肋都没有.
“任彩,你就不用卖关子了,赶紧把方案告诉大家!“
李嘉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任彩有什么手段可以对付南山。
联合电子现在可是充分的感受到了南山带来的潜在威胁。
如果不做点什么,这些潜在威胁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南山的控制类零件,里面的元器件都是从国外购买的。”
“像是电阻、电容这些元器件,不管是东瀛还是其他地方的供应商,都能提供。”
“甚至华夏国内也不是一家供应商都找不到。”
“但是内存和芯片这些东西,却是一定要进口的。”
“特别是芯片,能够做ecu或者esp等零件的主控芯片的厂家,全世界来看也就那么几家。”
“据我了解,南山的ecu等零件的主控芯片,都是从英飞凌采购的。”
“只要我们能够掐断或者限制他们的芯片采购,那么就可以让南山的控制类零件的发展陷入到停顿的状态之中。”
任彩这么一说,众人立马眼睛一亮。
这个方案,听起来还是很靠谱的啊。
商业战争之中,限制竞争对手获得某些材料或者零件,也算是比较常用的手段。
但是这个手段要起得好效果,却是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不是随便一家公司都能有这个实力。
很显然,博世作为一家德意志公司,对英飞凌这么一家同是德意志的芯片企业,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力的。
毕竟博世的零件上,本身就有一大部分的芯片是使用了英飞凌的。
这个情况,在场的基本上都是知道的。
“过去的两年,南山的机床数控系统几乎把西门子的业务给抢光了,甚至让东瀛的发那科直接就退出了华夏市场。”
“所以西门子对南山的意见肯定是很大的,而英飞凌之前可是西门子的半导体部门。”
“虽然独立出来了比较长的时间了,但是双方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的。”
“我觉得如果拉上西门子一起跟英菲里商讨,让他们给南山的芯片进行断供或者限供,那么南山的数控系统零件,短期内基本上就废掉了。”
“后面哪怕是他们转到其他的芯片厂家,那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去重新研发。”
“到时候,局面又跟现在的不一样了。”
唐子木听了任彩的话,立马在旁边补充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很显然,他觉得任彩的方案非常不错,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是这个方案只要落实了,效果绝对是立竿见影的。
“现在英飞凌的芯片,很多都是通过代理商在销售的,哪怕是我们采取方案限制售卖给南山,他们也还有办法从市面上买到芯片吧?”
李嘉虽然也很是心动,但是他觉得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把自己想到的对方可能的突破口都给说了出来。
免得到时候空欢喜一场。
“之前电装的ecu的主控芯片厂家,用的事日立制作所,但是今年年初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半导体事业部及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半导体事业部独立出来合并成立瑞萨电子的时候,供应出了一点问题。”
“当时电装立马就把芯片切换给恩智浦了。”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电装在开发ecu这种零件的时候,一开始就会对主要的零件做a/b点的验证,日立和恩智浦的芯片,他们随时都是可以切换的。”
“南山这家公司比较邪门,有没有可能他们也是做了这种a/b点的开发?”
“万一到时候我们费尽口舌的劝说英飞凌同意了我们的做法,结果人家南山转身却是立马使用了其他厂家的芯片,那就尴尬了。”
方冬英跟任彩都是博世的销售经理,只是一个负责欧美系客户,一个负责东瀛系客户。
彼此之间,显然是有一些竞争关系的。
所以这个时候她看到任彩的方案似乎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自然要提出一些问题出来。
“电装这些零部件巨头在开发零件的时候,会考虑未来供应稳定性的问题。”
“但是这会导致开发成本变高,不是每家企业都会这样子做。”
“我觉得南山这种华夏企业,开发零件都是把日程压缩之后再压缩,应该不会考虑那么多的。”
任彩有点不爽方冬英,不过也算是有理有据的进行了反驳。
“先不管那么多了!”
“现在可以确定南山的控制类零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