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0章 躺着挣钱的航天三菱,还能继续过好日子吗(1 / 3)

加入书签

谈判其实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有时候谈不上谁对谁错,甚至彼此说的都有道理。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自己花费了大价钱采购那么多的南山发动机,那么后面要求对方进行技术转让什么的,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对于南山来说,我自己研发出来的发动机,干嘛要转让技术给你?
天上掉馅饼吗?
“世界上没有谈不成的生意,只有不合适的价格。”
“王总要是承诺未来三年内所有车型的发动机都从南山采购,那么三年后可以把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技术以一亿元的优惠价转让给你们。”
200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生产累计完成207.66万辆,销售累计完成202.72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4.13%和31.99%。
其中长城汽车算是自主品牌里头的领头羊。
整个2003年,长城汽车在皮卡和suv领域分别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35%和25%,成为当年双料冠军。
所以曹阳还是愿意趁着对方的发动机技术不成熟的时候,跟他们合作一把的。
反正不管跟对方合作不合作,以后的长城汽车,大部分都是会使用自己的发动机工厂生产的产品。
“曹总,我们长城汽车计划今年内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国内最有前途的车企。”
“我们愿意让南山坐上长城这艘快船。”
“如果你们愿意拿出这款发动机出来与长城组建50:50的合资公司,那么未来三年全部的发动机都从合资公司购买,也是没有问题的。”
王英自然不会轻易的妥协。
所以她也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出牌。
长城马上要上市了,如果在发动机的技术方面能够有突破的话,对于上市肯定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台发动机一万块,前三年至少从南山采购30万台发动机,三年后转让全套的发动机技术给到长城汽车。”
“王总,这个方案,绝对是非常有诚意的了。”
曹阳是愿意跟长城合作的。
所以倒也没有狮子张大口。
当然了,该有的利益,他肯定也是会坚持的。
“曹总,如果合作的过程当中,发动机出现大的品质问题,这个责任南山愿意承担吗?”
王英心中快速的权衡了一把。
长城就算是今年可以从南山获得全套发动机技术,消化这些技术并且组建生产线,也是至少要等到一年多以后才能量产。
现在南山开出了未来三年30万台的发动机采购订单,其实不算是很夸张。
所以她心里面已经倾向于同意。
“如果证明是南山的问题,那么我们愿意承担属于南山的责任!”
“当然了,质保期之后的内容,就需要双方友好沟通了。”
曹阳对自家的产品是有信心的。
后世3年或者10万公里都出不了问题,更加不用说现在的质保要求顶多只有2年或者6万公里。
甚至一些厂家的质保要求更低呢。
这种情况下都能出现大问题的话,那么南山也趁早退出发动机行业了。
“曹总,技术转让费的事情,我希望南山能够给出一个优惠的条件。”
“就国内的市场环境,我想伱也是很清楚的。”
“没有几家公司能够有实力去支付巨额的技术转让费。”
王英说的话有点隐晦,不过曹阳get到点了。
说白了就是大家都喜欢抄袭,不喜欢花钱买技术。
“如果长城汽车能够保证今后的发动机,有30%以上的零件从南山购买的话,那么技术转让费的事情也可以再商量。”
只要能够挣钱,以什么方式挣不重要。
通过零部件业务来间接的获得发动机的利润,曹阳也是能接受的。
“我们的汽车售价只能是比合资企业低很多的情况下,才能卖出同等级别的车型。”
“如果零部件的价格很高的话,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王英显然是认为曹阳想要高价卖零件给长城。
这个方案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你说的没错!”
“不过你放心,南山的零部件,一直都是以qcd最优闻名于行业的。”
“我们卖给长城的零件,肯定不会比博世、大陆、电装这些企业高。”
曹阳可不会傻傻的说南山的价格是最低的。
到时候人家随便找几个厂家过来报个低价,你南山是降价还是不降价?
“曹总,大方向上我是同意这个方案的,但是细节上面需要再讨论。”
大佬们肯定不会去抠细节的。
锁定了合作的意向就可以了。
甚至为了抢占南山发动机工厂的产能,王英希望在最近两天就先签订意向书。
晚点再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
对此,曹阳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甚至他还有意无意的把这个合作消息给透露了出去。
很快的,奇瑞、吉利等车企,立马也开始有动作了。
“李总,南山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几天在业内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据说比亚迪和长城汽车都会使用这款发动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