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9章 硬抗,要让大家再见识一下南山速度(1 / 2)

加入书签

设备+汽车零部件。
这是曹阳给南山定的最近几年的发展方向。
其中设备虽然影响力没有汽车零部件那么大,出货量也不是一个级别。
但曹阳其实更加关注这个领域。
如果南山能够自己生产各种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装,那么生产零件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困难。
最典型的就是冲压和注塑、铸造这些零件。
如果相关的设备和模具你都能生产,没有理由零件就生产不了。
无非就是想不想去生产,想不想什么都吃下去的问题了。
现在丰田汽车和爱信、发那科联合了一帮机器人生产厂家,要给南山断供。
这事绝对是不能忍的。
今天要是让他们给办成功了,那么明天他们就会在其他领域上也这样子针对南山。
甚至到时候南山得罪的其他厂家,也会有样学样。
所以哪怕是潘金兴不鼓动,曹阳最终也是会决定自己去研发焊接机器人,进而研究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这绝对是一个朝阳行业。
做得好了,不比变速箱的潜力小多少。
甚至变速箱将来是要没落的,但是机器人却是一直都在增长。
“老潘,你今天就抽调人员,组建焊接机器人研发团队,我亲自带队,以最短的时间把焊接机器人先给研发出来。”
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曹阳立马就有了决定。
私营企业就是有这个好。
老板一句话就可以定下来许多的事情。
不像是国企,要汇报来汇报去,最终还可能要拖很久才能有结论。
“没问题,轴承研发人员和数控系统研发人员都是现成的,直接抽调就可以。”
“电机的现在我们也有人员在研究发动机的启动电机和压机的电机,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一款适合机器人的应该也不需要太长时间。”
“特别是如果只是复制开发的话,那么可能三个月的时间就能拿出样品出来。”
既然曹阳下定决心要搞机器人了,潘金兴自然也是要给大家一点希望。
要不然难度太大的话,指不定就优先搞其他的东西了。
毕竟南山现在的摊子铺的很大,短时间内肯定是要有侧重点的。
“曹总,潘总,样机的话,我们工厂倒是有安川和发那科的产品在使用,不过是前年购买的就是了。”
虽然心中还有不少的担忧,但是郭书银现在也只能尽可能的配合南山去自研机器人了。
总不能这个时候拖后腿吧?
要站出来提意见,也是要等到南山搞了一轮之后没有结果的时候再提。
当然了,要是三五个月就真的能够搞出焊接机器人出来,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了。
以后华强厂再也不用担心东瀛的那些机器人设备厂家限购了。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这些厂家之中,爱信和发那科跟我们的矛盾是最大的,但是爱信背靠丰田汽车,短时间内我们应该是搞不死他。”
“但是发那科的话,之前我们在数控系统方面已经跟他们有冲突,在抢夺他们的市场。”
“接下来我们再把发那科的机器人市场给抢下来,让发那科彻底的陷入到被动之中。”
那么多的机器人厂家,有很多都不是只做机器人产品的。
南山哪怕是搞出来了自己的机器人,也是很难完全搞死对方的。
但是打击敌人,肯定是先选择一个软柿子,杀鸡儆猴。
看看以后还有没有那么多的厂家敢轻易的使用盘外的招数来对付南山。
“那我等会立马就安排人把发那科的那台机器人给拆过来,为大家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不等潘金兴和曹阳开口,郭书银就主动的提出了配合。
“也可以,有个参考,我们搞起来会快很多。”
‘等到样品出来之后,我们再在此基础上看看怎么改进一下。’
潘金兴倒是没想着南山的产品一出来就成为世界第一。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不过,曹阳的态度却是有所不同。
“机器人这个东西,最核心的轴承和电控我们肯定都是世界一流的。”
“电机这一块我们也不能落后。”
“虽然我不知道华强厂现在用的发那科的产品电机水平如何,但是肯定不是什么先进的产品。”
“所以这一块肯定是不能模仿,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并且我觉得电机在未来汽车行业内的地位会越来越高,甚至比变速箱的地位还要高。”
“所以电机值得单独成立一个团队,甚至是一个事业部去研究生产。”
“这段时间,我会亲自主持电机事业部的工作,先把机器人上使用的电机给搞出来。”
曹阳没法说自己的电机技术怎么来的,但是他肯定是看不上现在的电机产品。
后世新能源时代,国内的电机厂家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
各种各样的技术,还真是不比国际大厂要差。
放在2002年的时候,绝对是可以吊打一切厂家。
所以曹阳准备自己亲自带着一个团队,拔苗助长一把,让南山的电机技术能够快速的站稳脚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