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 新的巨头下场,脸都不要了(二合一)(1 / 3)

加入书签

济二机床厂作为一家国企,对于跑政策的事情是最擅长的。
以前张盛去帝都,更多的是想要一些政策扶持资金。
特别是每年都有一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相关的项目。
反正能够要到一万经费,就算是给厂里面省了一万的研究资金出来。
跑的次数多了,对于各种事情他自然也都是熟门熟路,知道要找谁,要找哪个部门。
由于今年南山和济二在压机行业表现的非常出众,在大吨trf压力机和prg压力机方面都已经追上甚至超越了国际同行。
再加上只是以试点的名义推进压机行业的关税提升,所以张盛的方案很快就得到了通过。
然后就作为一个暂行条例被公布了。
这么一来,立马就在压机行业引起了很大的响动。
“我们这个月才开始联合会田对付南山,华夏就搞出了一个冲压设备关税率提高的事情出来。”
“这绝对是南山搞出来的。”
卢卡斯这段时间人都变憔悴了不少。
长安福特压机订单的丢失,让他差点被炒了鱿鱼。
要不是这些年他还算是做出了一点成绩,在公司也有自己的后台,那就真的扫地出门了。
哪怕如此,他的日子也比以前过得要艰难了。
“卢卡斯,南山只是一家羊城本地的民企,我觉得他们没有这个实力影响华夏的政策。”
徐大成觉得这只是一个巧合。
并且他觉得这个事情对舒勒的影响,可能没有那么的大。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漏洞。
这次的关税提高,居然只是针对冲压机设备,没有把相关的零件包含进去。
“不,肯定跟南山有关系。”
“他们或许是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但是济二机床厂有这个实力。”
“现在这两家厂的关系非常的密切。”
卢卡斯坚持自己的判断。
为此,徐大成也补充了一下说:“我们已经在华夏设厂了,利用收购的设备厂的厂房和部分设备,很快就可以开始国产压机。”
“华夏的这一次政策,对我们的影响比较有限。”
“顶多以后我们就把构成件进口过来,在华夏组装就是了。”
“他们不是想要保护本地设备厂家吗?我看他们怎么保护。”
“并且华夏可以用产业政策来保护本地企业,我们也可以想办法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徐大成一边说,脑中一边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什么办法?”
“我们总不可能让德意志也跟着提高冲压机的进口关税吧?”
“那样没有任何意义。”
卢卡斯觉得现在自己有点不知道怎么办了。
能够出的牌基本上都出了,剩下一手的三四六七,怎么出牌?
“提高关税的政策,对于低端的机床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些机床只要有订单,我们都可以在华夏生产。”
“也就是大部分华夏的压机设备厂家享受不到这个政策带来的好处。”
“也就是南山和济二这些行业领头羊能够感受到好处。”
“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让他们内部起冲突,让华夏的其他压机设备厂家,甚至是其他的机床设备厂家跳出来反对这个方案,甚至是反对这个方案的推进者。”
“那么事情肯定会变得很有意思。”
“到时候我们就看华夏的设备厂家自己在那里狗咬狗。”
徐大成这么一说,卢卡斯的眼神倒是亮了。
这个思路很不错啊。
就是应该要怎么落实下去呢?
“徐,怎么样才能让华夏的那些设备厂家跳出来针对南山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就看看华夏的机床企业,进口最多的构成件是什么。”
“看看那些东西是可以卡他们的。”
“然后我们在这个构成件上下点功夫,不管是限制供应还是提高价格,亦或是其他的方法,都能让其他的一批机床厂家跳出来咬南山。”
“当然了,在这么做之前,我们得先大家知道这个政策是南山在背后推动的。”
“哪怕实际上不是南山一家搞的,我们也要把南山顶在前面。”
“到时候所有的压力就集中在南山那边了。”
徐大成对华夏的国情是非常了解的。
虽然华夏每年要进口大量的机床,但是国内的机床企业其实一点也不少。
只不过大部分都只能做一些低端的产品而已。
到时候,要是让大家觉得南山为了自己的利益,导致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失,绝对有不少厂家跳出来搞事的。
“你这个想法听起来很不错。”
卢卡斯快速的权衡了一下利弊,发现徐大成的方案完全可行。
“华夏进口的机床零配件种类挺多的,各种刀具和特殊钢,还有数控系统,基本上都是进口的。”
“徐,我觉得数控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你觉得呢?”
很显然,卢卡斯一下就抓住了华夏机床产业的薄弱点。
不管是钻床、铣床还是车床,都是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刀具。
这些刀具看起来很简单,偏偏华夏国内的厂家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