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章 斯凯孚要放大招了(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4月份的魔都,天气还没有完全变暖。虽然不像是羊城那样有着夸张的回南天,但是魔都这个时候的天气也是绝对谈不上舒服的。
大家其实都是不愿意闷在会议室里头的。
不过,薛文强的话,却是成功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华夏的汽车产业,现在主要是春城汽车集团、西风汽车集团、魔都汽车集团几家的关联企业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
“他们跟大众、通用、丰田、标致雪铁龙等国际汽车巨头组建的合资公司,是我们最主要的客户。”
“只要确保这些客户的轴承订单都给到了斯凯孚,我们就能牢牢地坐稳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以前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凭借着技术获得订单,直接在各个车企总部就完成了零件定点的工作。”
“但是伴随着华夏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轴承基本上都是进口的状态,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不如干脆借着这个机会,跟各个汽车集团旗下的零部件企业合资。”
“这么一来,相关的订单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还可以进一步的拓展市场。”
薛文强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奥维德和哥尔摩的反应。
看到大佬们都没有打断自己说话,他多了几分信心。
“比如我们之前想要拉着西风轴承来对付南山,现在这一招没用了。”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考虑继续跟西风轴承合资,象征性的给他们20%或者30%的股份,他们应该也是愿意的。”
“到时候,不管是神龙汽车,还是西风集团的自主品牌,他们的轴承能不优先使用合资公司西风斯凯孚的产品吗?”
“要是对方不用,都不需要我们出马,西风斯凯孚的华夏方员工就会主动的去要订单。”
薛文强的这个提议,奥维德觉得虽然有效,但是有点不值得,“这样的话,岂不是白白的分了30%的利润给到西风轴承吗?”
“这个不一定的呢。”
“从账面上来看,西风斯凯孚的利润肯定是要分三成给到西风轴承。”
“但是我们完全有很多办法来确保斯凯孚的收益。”
“举个例子,生产轴承的特殊钢是从总部进口过来的。”
“到时候我们调整一下进口的价格,不知不觉就可以把利润从合资公司转移走一部分。”
“再比如我们签署合资协议的时候,可以规定所有的产品都必须给斯凯孚缴纳5%的技术提成费。”
“甚至通过合资公司,我们可以让产品的价格变得更高,这样子收益率也能提高。”
“所以虽然哪怕是西风轴承分走了三成的利润,我们斯凯孚拿到的都会比原来的更多。”
薛文强这么一解释,奥维德立马心动了。
听起来好像完全没有问题啊。
到时候跟西风轴承形成一家合资公司,跟春城汽车集团和魔都汽车集团也都各自组建一家合资公司。
那么岂不是把这几个集团的轴承订单都给搞定了?
然后就等着躺赢挣钱?
“奥维德,我觉得薛的提议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虽然总部一直担心合资会泄露我们的核心技术,但是就华夏那些对手的水平,就是把图纸给到对方,他们也不见得生产出来。”
“大不了我们就把其中一两种关键的构成件不放在合资公司里头生产。”
“比如轴承的滚子,全部从总部集中进口。”
“既方便了我们调控价格和利润,又避免了合资方获得我们完整的技术。”
哥尔摩显然也是倾向于同意薛文强的提案。
按照那个方法搞下去,以后华夏的轴承市场,绝对就是斯凯孚的天下了。
他这个销售总监的日子,不要那么滋润。
“哥尔摩的这个提议比我刚刚的要更胜一筹,完全可以确保斯凯孚的利益不受损害。”
“甚至借着这个机会,还可以通过合资公司给他们集团内的汽车企业施加一些压力,让他们不要采用南山技术有限公司。”
薛文强这么一说,奥维德和哥尔摩就更加感兴趣了。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这估计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哪怕是集团下属的合资零部件企业,地位也是不如合资汽车厂的。
你想要影响人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侵占了合资汽车厂的采购权。
人家采购部的人会乐意才怪。
“薛,你准备一下相关的资料,我们过几天跟总部开个会,把我们的方案汇报一下。”
虽然奥维德是亚太区总裁,但是涉及到新工厂投资和合资这些大事,肯定也是需要得到总部同意的。
要不然就乱套了。
事实上,任何一家外企在华夏或者说是在海外的投资,肯定都是要跟总部汇报的。
要不然到时候企业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
南山技术有限公司的动作很快。
才把南山产业园的方案抛出来一周,就已经联系好了设计公司并做出了一期的规划。
而区里也是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完成了部分审批工作,开始搞起了征地工作。
2001年的时候,番禺还有大把的土地可以用来修建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