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八十三章 惩处(1 / 2)

加入书签

贤理郡王妃四处拜访找人,想救出贤理郡王,但没什么用,反而被人一状告到皇帝面前,皇帝本不愿与妇人计较。

可静贵妃对贤理郡王这个害了宝郡王的罪人深恶痛绝,得知消息后,立刻便去皇帝面前哭诉,皇帝被闹得心烦意乱,“既然她不愿呆在王府,就让她去大牢,和她娘家人一起吧。”

贤理郡王妃接到这个旨意,顿时如遭雷击,瘫坐在地,险些昏厥过去,内侍还催她,“郡王妃领旨吧。”

“妾身领旨。”贤理郡王妃声音颤抖地道。

她两腿发软,站都站不起来,还是身边的婢女搀扶着,才勉强站起身来。

贤理郡王的妻妾和庶子,都被送进大牢里关了起来。

各府再也不用为贤理郡王妃的到访,而感到厌烦了。

在赵望舒把云婉如,送去给赵玉真做邻居的这天,皇帝对荣王和贤理郡王的事,有了定夺。

“荣王不忠不义,意图谋反,罪无可赦,当处以极刑,以示天威,震慑不臣。”皇帝的语气冷冽。

至于荣王的妻子、儿女,荣王妃、荣王世子、世子妃皆一同被问斩,其余参与谋反的,流放三千里,终身不得返回京城。

没有参加谋反的,则贬为奴籍,由官奴司安排去处。

荣王府昔日的风光一去不复返,荣耀与尊贵,皆化为乌有。

劫粮草,害得宝郡王失踪,下落不明的贤理郡王,皇帝对他的处置,留了情面。

毕竟皇帝的儿子不多了,皇帝没有以前那么狠心了,看着跪在令朕痛心疾首。”

“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愿意将功补过,请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贤理郡王磕头道。

那天还说他罪无可恕,今天却改了说辞,陆美人的耳旁风吹得真有用,不枉他送了那么多钱财给她,与她打好关系。

贤理郡王的生母芳嫔已逝,他本来是想跟赵后联手,谁知赵后太没用,也不得皇帝欢心。

后宫高位的妃子都有亲生儿子,他只能另辟蹊径,找到了长相与先皇后有七分相似的陆氏,将她送进宫去,成为他的棋子。

云灏以为他的后手是他的私兵,实际他的后手是陆美人,而且他的后手已经起作用了。

等他脱身,他一定要想法子弄死云灏,不能为他所用,还总坏他事的人,必须死。

“陛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更何况粮草已找回,没有酿成大祸,陛下不如给贤理郡王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是拥立贤理郡王的大臣。

“汪大人,你可别忘了宝郡王至今还下落不明,这还叫没酿成大祸?”这是支持宝郡王的臣子。

朝堂之上,两方阵营的争吵声此起彼伏,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帝王轻轻敲了敲椅子扶手,待朝堂之上稍微安静了些,这才缓缓开口,“蔺达,你可知错?”

“儿臣知错。”贤理郡王低垂着头,心中却满是怨怼。

“你既知错,那便说说,你错在哪里了?”帝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儿臣错在不该为了一己私利,而置百姓民生于不顾。儿臣更不该听信小人谗言,去劫粮草,害得七弟失踪。儿臣愿意承担一切罪责,只求父皇能给儿臣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贤理郡王很清楚,自己犯下的罪行远不止这些,但此刻他只能尽量将自己伪装成一名知错能改的皇子,以博取皇帝的同情和宽恕。

“削去郡王爵位,贬为庶人,幽禁于府中,终生不得踏出一步。”皇帝的声音缓缓落下,整个大殿内一片肃静。

幽禁!

贤理郡王低垂的眼中,闪过一抹窃喜,只要保住命,他就还有机会翻盘,“儿臣谢父皇恩典,儿臣一定在府中好好反省,绝不再犯。”

皇帝这么处置贤理郡王,很多大臣是不满的,但他们敢怒不敢言,宝郡王的舅舅永昌侯出列道:“陛下,宝郡王辛辛苦苦从江南运粮回京,蔺庶人为一己之私,劫粮草,致使宝郡王失踪,生死不明,难道就这样算了吗?老臣恳请陛下,一定要为宝郡王讨回公道啊!”

“陛下,宝郡王立功而归,却蔺庶人所害,若不严惩他,实在难以安抚人心。”另一位大臣也站出来道。

贤理郡王闻言,恨得咬牙切齿,这些人,等他掌权了,他一定将他们全都赐死。

皇帝正要说什么,一个内侍进来,跪下道:“陛下,陈将军回来了,在殿外等陛下宣召。”

“让他进来。”皇帝派了陈霄去寻找宝郡王。

陈霄回来了,是不是意味着找到了宝郡王?

皇帝的想法很好,可惜陈霄带回来的是噩耗,“陛下,臣沿途在一个山洞里找到了宝郡王,只是臣去晚了,宝郡王已经去世。”

皇帝如遭雷击,一时间竟无法言语。

他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那个他寄予厚望、极其宠爱的儿子,竟然就这样离他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