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三张药方(1 / 2)

加入书签

信笺上言简意赅的阐述了自己不能前来的原因以及歉意。

着重写了济世堂目前接诊情况,以及对这次疫病目前在当地被控制到现今的肯定。

并附上三张药方,就是济世堂大堂摆放的三种、专门对症疫病的那三种药。

详细交代这三种药对哪几种病发表现效果最好。

六王爷看见这三张药方很是震惊,这药方是经过济世堂实践出来对疫病有效的药方,按说这是千金万金都求不来的,特别是在这特殊时期,就是用这药方换个官当当恐也非难事。

防疫手册也是如此,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提任何要求,也没任何暗示有任何困难的,就这样交给他了。

六王爷陷入了沉思中。

小管事不安的抬头看了一眼他家主子,也不知他家主子对他的回答是否满意。

过了一会儿,小管事就听王爷说:“这趟辛苦你了,下去找大管家领赏吧。”

小管事一喜连忙拜谢,后退几步才转身出了屋子。小管事很高兴。

六王爷很满意!济世堂很好、鲁向生更好,这是给自己大大的争气呀!

这份功劳将来在史书上那也得给他六王府记下一笔,青史留名那可不是谁都可以的。

六王爷在屋内来回踱步,细细的思量。

思虑周全后,他马上就带着这三张药方再次进宫。

几日后,济世堂突然接到皇上亲笔题字——“悬壶济世”的匾额。

鲁向生都懵了,他当时给六王府献策,一方面是想给济世堂寻个靠山,让同行们都忌惮济世堂的靠山而不敢再招惹。

这些年,特别是父亲去世后,济世堂几次险些被同行用些不入流手段给整关门了。

最后一次就是遇到时宜才给化解过去的。

另一方面是疫病不是靠个人力量能抗衡的,疫病一不小心就会死太多的人了,是大灾。

所以当时也没想太多,就走了六王爷的路子,毕竟济世堂也就这一条人脉关系,能在这件事情上最快上达天听。

至于三张药方,是看在防疫手册被执行的这么好,所以对六王爷的办事能力非常认可,因此这三张药方肯定不会被埋没,才一并献上去的。

万万没想到六王爷这么给力呀!济世堂大堂上悬挂皇帝的御笔题字啊!有这根粗大腿抱着,济世堂后顾无忧矣。

终于自己对得起父亲的苦心了!

时宜愿意做济世堂背后的人,鲁向生最是知道怎么保护时宜的。他已经和时宜达成了默契,时宜出药~鲁向生出名。

鲁向生对济世堂的感情其实很是复杂,年少时也和父亲叛逆过,想要出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惜被他父亲无情的镇压了。

父亲去世后,济世堂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鲁向生的叛逆在这时又发生了神奇的作用。

你想让济世堂关门,我就偏要济世堂扬名天下。

如果没人挑衅,也许鲁向生自己就关闭了济世堂,跑出去闯荡,圆自己当初的梦想。

没有父亲的压制,谁也管不了他了。

结果就是这么神奇,济世堂的同行冤家出现,生生改变了鲁向生要逃跑的路线,把他逼迫成现在的样子,所以有时候成全你的真的有可能是你的对手。

不知道他的同行冤家要是知道真相后,会不会后悔的自插双目,然后再扇自己几个巴掌,何苦来哉!

估计鲁世昌在坟里乐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吧。

世事无常啊,鲁世昌劳碌了一辈子,甚至混到了宫里,也没给济世堂扬名,他没做到的事情,他那个不着调的儿子短短几年偏偏给做到了。

济世堂的老大夫们表示也是很费解,但是结果令人很满意!很开心!

能在皇帝认可题字的济世堂坐堂,人生也算达到了巅峰吧。

就是为皇家服务的御医们,估计也没人得到过皇帝给的这份殊荣吧。

老大夫们表示腰也不疼了,腿也有劲了,再这么没日没夜的干几年,也不是不能接受。

老百姓们觉得济世堂所作所为是得到皇家认可的,那还能差吗?所以济世堂就是最好的!

何况济世堂这一年来很得民心。

广陵府的其他医馆:……就心里苦啊……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似乎又不能说……呜呜……

京城六王爷一家喜气洋洋的接旨,因他慧眼识人,并在疫病初期献出药方和“防疫手册”,及时救国于危难。

皇帝下诏:特赐“瑞”字,封为瑞王爷。内务府随旨意还带来新的匾额,上书:“瑞王府”

一大串的赏赐流水般的进了瑞王府,京城的百姓们可算开了眼了。

一箱箱的真金白银、一盘盘的珍珠玛瑙、一对对的瓷器玉器;其中最显眼的是一株一人多高的红珊瑚,据说这可是皇帝的最爱,那都拿出来赏给六王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