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一章 配型(1 / 2)

加入书签

车子开到医院后,沈牧和顾佳先去了顾尧的病房,看着带着呼吸机的顾尧,小小地躺在白色的病房内,头发掉了不少,整个人都十分虚弱。

林垚穿着防菌服,背对顾佳,看着儿子,时不时低下头默默流泪,顾佳想起妈妈照顾她时的样子,那时她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感冒发烧,妈妈早已哭成泪人儿,倘若换成顾尧的病,他也一定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顾佳已不忍再看下去,转身去了医生办公室。

此时的医护办公室,大门紧闭,顾佳走到门口,犹豫了一下,才敲了两下门。

“请进!”坐在办公室里的李医生说。

顾佳回头看了沈牧一眼,两人才一前一后的走进去。

一看见顾佳,原本正和病人家属说话的医生,停下刚才的谈话,问:“你们是?”

顾佳手指着身后的病房,说:“我是顾尧的家人。”

“哦哦。先进来吧!”李医生让他们先进来,又与刚才的病人家属谈完话,才将一旁的凳子拉到桌前,说:“你们坐吧!”

顾佳与沈牧相互看了一眼,坐下来。

医生从一堆病历中拿出顾尧的病历,翻给他们看,说:“你们是顾尧的什么亲戚?以前怎么好像没注意过?”

“我是她的姐姐。我弟弟的主治大夫,之前是那个高个子的许大夫,我也头一次见您。”顾佳解释说。

李医生点了点头,说:“先说病情吧,顾尧的情况不太乐观。最好的治疗办法是能够找到匹配的骨髓移植。当然,手术费也不低。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顾佳问。

李医生摇了摇头说,“之前,我们已经给他输了2000的血小板,基本等同于将他体内的血换了一遍。但是,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他的免疫力很低,极有可能感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骨髓移植。”

顾佳听着心里十分难受,眉头紧锁,不知该说什么。

李医生耐心的讲解,让顾佳明白,顾尧的情况,比较特殊,属于免疫系统疾病,只有换上健康的骨髓,才可以激发体内健康的细胞,增强免疫力。输血只能短暂地补充他体内的血小板、红细胞,然而这些都是会流失、死亡,最后还需要靶向治疗。

但这种手术的风险也十分高,一是,很难找到匹配度高的骨髓捐赠人,二是即便配型成功,也极有可能产生排异反应,让病人十分痛苦,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目前,他的爸爸妈妈已经做过配型,不合适。”李医生遗憾道。

“请问,这种手术会对捐赠者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沈牧突然问。

李医生打量沈牧一眼,又看看顾佳,说:“这种手术其实就是从捐赠者体内抽取基础细胞,不会破坏其他组织,基本上不会对捐赠者造成显著的伤害。”

顾佳目前能够救他的唯一方法,就是捐赠骨髓。

“那什么时候可以做配型呢?一旦配型成功,就能马上做手术吗?做了手术他是不是就可以完全好了?像正常人一样下地走路吃饭。”顾佳问。

“这个不能完全保证。但是有很大希望,我们这种亲属捐赠骨髓成功的案例,还是非常多的。不过,有的人身体比较敏感,需要长期吃抗排异的药品。”

“那这个手术的成功治愈率有多高?”顾佳说。

医生停顿了一下,轻叹一声,郑重说:“治愈率是整个医疗环境的百分比。是数以万计的病例来算出来的比例。一旦推到个人身上,只有百分之百成功和百分之百失败,所以这个治愈率,其实对于个案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顾佳愣了愣,做了手术,不一定完全康复,但是不做手术,恐怕……终归还是做这个手术,才有生还的可能。

“那请问医生现在可以配型吗?要去那个科室呢?”

“现在?”他十分理解顾佳的心情,劝她,“先不必着急,稍等一下。”

然后,他转身给检验科打听清楚后检验时间后,才对顾佳说:“我已经跟检验科联系过了,这个点已经不做配型检验。想做的话,你们明天上午过来。如果配型成功的话,我们会准备尽快给他做手术。”李医生说。

“好!”见到希望,顾佳点头,然后起身欲走。

“谢谢大夫。”沈牧说完,与她一同出了医生办公室。

临走时,顾佳又去顾尧的病房,远远地看了他一眼,担心顾健在,便很快离开了。

沈牧将车子开到医院门口,送她回去。

一路上,顾佳都沉默不语。

沈牧问:“你打算怎么跟你妈妈说?”

他一语猜中她的心事,顾佳尴尬,想了想才说,“走一步看一步吧,不想让她担心。”

“如果实在没有想好怎么说,不如等检验结果出来以后再告诉你妈妈。”沈牧说。

顾佳点了点头,“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