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 无事发生(1 / 2)

加入书签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什么玩意儿!朱芋一边轻声嘟囔着,一边加快脚步向前奔去。

靖王身上仅穿着单薄的内衣,无法立刻追赶上去。然而,当听到朱芋的那句低语时,他不禁微微挑起眉毛,心中暗自思忖:明明如此在意我心中所想之人究竟是谁,却口口声声说不喜欢我。

倘若果真如此在意,那么他倒不介意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向她解释清楚。

实际上,靖王自始至终都深知柳茵茵心怀叵测,但那又如何呢?那时的他年纪尚小,周围的人要么对他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要么避之不及,生怕稍有不慎便会受到牵连。唯有柳茵茵,曾悄悄给他送来馒头,陪伴他在小小的庭院中谈天说地,为他吟诗诵词,观他挥毫泼墨。不论其初衷为何,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陪伴,而这份温暖和关怀成为了他在孤苦伶仃之时唯一的慰藉与希望,仿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芒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对于深陷黑暗、置身于无底深渊之中的人们而言,内心深处无不对光明充满极度渴求和向往。哪怕这道光芒会带来致命危险,但那又怎样?当她面临困境时,给予援助又何妨?

由于其母妃的缘故,实际上他向来对儿女私情漠不关心。随着年岁渐长,父皇迟早都会下旨赐婚。一想到未来可能迎娶的女子竟是往昔曾欺凌或回避过自己之人,相较之下,柳茵茵反倒成了最为理想的伴侣人选。

早在柳茵茵于御书房毅然决然舍弃他,并转头向朱芋冷嘲热讽之际,他便已心知肚明。即便如此,他仍然又体会了一次心如刀绞,痛苦难耐。令他痛心疾首的并非其他,而是再一次遭人遗弃,仿佛从未有人义无反顾地坚决选择过他一般。

现今,他之所以情愿将柳茵茵留在身边,无非是感念昔日她愿在自己身上倾注心血的那份情意罢了。自始至终,这份情感与男女私情毫无瓜葛。

可是他和朱芋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靖王一边宽衣走进木桶中,一边若有所思地琢磨着这个问题。朱芋或许并不知道,当初她当着众人的面扯下自己裤子时,他完全有能力当场杀了她泄愤。毕竟,即便她贵为丞相之女,但刚刚回京的他与她算得上是素未谋面,她竟敢做出如此有损皇室尊严之事,杀掉她也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难道父皇会因为一介臣子之女而处死自己吗?

然而,就在那惊鸿一瞥间,他望进了她那双惊慌失措中竟然夹杂着无语的眼眸深处,刹那间竟鬼使神差般地打消了动手念头。更甚者,当目睹她手忙脚乱试图替自己提起裤子时,内心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笑意。明明始作俑者是她,陷入窘境的亦是她,不知所措的同样是她,最后狼狈逃窜的仍旧是她……这一切都让他觉得眼前之人甚是有趣。

不过后来,他从属下口中听闻了有关她的种种惊人之举后,他又觉得娶这个女人,似乎,还不如娶柳茵茵。

他开始巧妙地设局误导她,有时是故意在她面前拯救溺水的花魁,有时则向她暗示柳茵茵才是自己心中所爱之人。如此种种行为,无非就是想让她望而却步。原本按照常理推断,朱芋应该会如同那些曾因父皇宠爱他而试图接近他的女子一般,去挖苦讽刺花魁,嘲笑其不知天高地厚;亦或是对柳茵茵发起猛烈攻势,妄图毁掉她的清誉甚至夺取她的性命。

可事实却大出所料——奉命暗中监视朱芋的侍卫回报说,她竟然心甘情愿地与他配合,以求让父皇打消将他们二人联姻的念头。不仅如此,她还发自内心地欣赏花魁,并真诚祝愿他能与柳茵茵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正当他认为朱芋对自己毫无感觉之时,局势却突然发生逆转。在他“病重垂危”之时,她毫不留情地用行动给了柳茵茵一记响亮的耳光,并坚定地站到了他这边。自那时起,仿佛一切都变了样,她与柳茵茵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起来。

他从小到大从未体验过有人如此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全心全意地维护自己的感受。即使是一直以来待他如亲人般亲切慈祥的嬷嬷,也始终谨守着主仆之间应有的礼数与界限。然而此刻,柳茵茵却仿佛给他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情感触动——原来这世上还有人愿意毫无保留地支持他、守护他。

正因如此,柳茵茵在他心中的地位愈发特殊起来,不仅仅成为了他的伙伴或朋友,更像是一道温暖明亮的光,照亮了他内心深处那个曾经孤独寂寞的角落。而这种独特的存在感,使得他越来越渴望能多花些时间与精力去了解她、靠近她,并从她身上汲取更多力量与勇气。

于是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两人最终在父皇的有意为之下,被迫一同前往江南执行任务。这一路走来,朱芋展现出在他看来惊人的厨艺天赋:无论是香酥可口的烤馒头、香气四溢的烤串、麻辣诱人的毛血旺还是鲜美酥脆的干炸小河虾以及精致美味的蛋糕等等美食佳馔,无一不让他食欲大增、回味无穷,都非常合乎他的口味。

起初,身为王爷身份尊贵且自尊心极强的他尚有些矜持与顾虑,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