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章 傻逼何进(1 / 2)

加入书签

中平年末之际,汉灵帝龙驭宾天,年仅十四岁的少帝刘辩仓促即位,尚未更改年号。朝堂之上,加封何进为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其妹何皇后也荣升为何太后。董太后之弟董重任车骑将军一职,而皇子刘协则被册封为弘农王。此外,众多文臣武将皆获封赏晋爵。

此时,远在幽州担任州牧的刘备听闻灵帝驾崩之事后,深知新皇初立局势动荡不安,于是派遣使者入京觐见天子并向朝廷奏报政绩。同时,他还精心挑选了一批珍贵的宝马、稀有的珍宝以及来自塞外北方的特色物产作为贡品献给朝廷,以表忠心。这些贡物不仅展示了刘备治下幽州之地的富庶繁荣,更体现出他对汉室的尊崇与敬畏之情。

何进收到刘备送来的那些琳琅满目的丰厚礼品时,不禁喜笑颜开、心花怒放。他深知这些珍贵稀有的礼物代表的不仅仅是刘备发自内心的诚意,更蕴含着一种友善及拉拢自己的意图。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一群心机深沉、阴险狡诈的十常侍却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不由得燃起熊熊怒火,充满了愤恨不平之情。

他们咬牙切齿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对刘备的行为感到极度不满和愤怒。这些人向来善于玩弄权术,对于任何可能威胁到自身地位和利益的人和事都会心生警惕并采取行动。如今眼见刘备如此明目张胆地向何进示好,自然而然便将其视为潜在的敌人,暗暗发誓定要寻找机会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乎一场明争暗斗就此拉开帷幕……

十常侍们深知何进如今权势滔天,如果不及早铲除这个心头大患,日后必定会给他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威胁。因此,一场阴险狡诈的阴谋开始在暗地里悄悄策划起来。他们暗中勾结董太后,企图共同设计谋害何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心思缜密的何进似乎察觉到一股暗流正悄无声息地向自己涌来。那股无形的压力让他心生警觉——危险正在一步步临近!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和权衡利弊后,何进终于下定决心采取行动。他深知不能坐视不管、等待敌人来袭;那样只会让局势越发失控,最终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必须先下手为强,将十常侍这群心腹大患彻底铲除干净!

毕竟对于何进来说,消极和被动从来就不在他的字典里。只有果断地采取行动,才能化解危机,保护住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且这样做还能够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根基,确保权力和地位稳如泰山、坚不可摧。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安心无忧地享受荣华富贵带来的美好生活想到这里,何进的眼神中突然闪过一抹决绝与坚定,就好像他已经提前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般,充满了自信和把握

中平五年的末尾,这一年注定要载入史册。就在此时,灵帝在皇宫的西园(又名西邸)创立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机构——统帅部。这个部门汇聚了当时最顶尖的军事人才,他们被分为西园八校尉。

蹇硕这位备受宠信的宦官被任命为上军校尉,他手握重权,声名显赫;袁绍则凭借着卓越的才能和威望成为中军校尉;鲍鸿以其勇猛无畏之姿担任下军校尉;而素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则获封典军校尉一职;赵融因其智谋过人被委以助军左校尉;冯芳则以忠诚果敢著称,出任助军右校尉;夏牟勇冠三军,当仁不让地成为左校尉;淳于琼武艺高强,顺利担纲右校尉。

至此,东汉皇室最为精锐的核心武装力量尽归蹇硕统率。就连堂堂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遣指挥。一时间,蹇硕权倾朝野,风光无限,但同时也引发了各方势力的关注与忌惮。

于是一场重要的会议在大将军府内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除蹇硕外,其余都是心向大将军何进。众人正商议如何除去乱政的宦官。

忽然间,只见一个身材矮小但却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之人挺身而出,他那双目光如炬、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和果敢的光芒。此人迈步走出队列,向议事厅之上高声奏道:“如今只需陛下一纸诏书,那十常侍必将立刻命丧黄泉!”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为之侧目。

众人闻言,纷纷转头看去,只见一人身披重甲,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正是典军校尉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他与中军校尉袁绍自幼相识,关系匪浅。

此时,只听何进哈哈大笑道:“这般琐事,何须请示圣上?”袁绍见状,赶忙附和道:“如今这天下之事,全仰仗大将军做主,那十常侍等辈岂敢轻举妄动!”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唯独曹操摇了摇头,显然对袁绍的说法并不认同。

何进看着眼前这个胆敢公然质疑自己决定的人——曹操,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怒意,但他还是强压着情绪,沉着嗓子问道:“孟德,难道你对我刚才所言持有异议不成?”

曹操深知此时需要谨慎应对,于是他恭敬地向何进行了一礼后,才高声回应道:“将军,请恕我直言。您所说之事并非完全妥当。那十位常侍位高权重、势力庞大,且深受何太后信任与宠爱有加。倘若我们事先未能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