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兄友弟恭黄巾起(2 / 2)

加入书签

太平,羽化日必是登仙时。”

指令一经发出,太平教内瞬间沸腾,无数的世家棋子被拔除,借教中势力谋私者被就地处决,知风向欲出逃上报者,在一声声的雷霆声中化为灰烬。

作为教中一贤徒的宋七得密令驰书往洛阳,上告宦官中涓封谞准备行动,恰而巧遇了同门师弟唐周,一声招呼过后,宋七便欲继续上路,但唐周却问道:“师兄,这教中近日为何如此不太平?那日,我们共五百弟子,三位师父因何只见了一百多位师兄弟?”

宋七道:“犯了教条就会被问责,教中一直如此。那日也没啥事,只是我们传教的地方出了许差错,所以被师父们留堂审问。”

唐周恍然大悟的回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教中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转而疑惑的继续道:“那师兄你现在要去哪里?”

宋七道:“其实也没多大事,只是洛阳那里出了点状况,所以师父让我过去一趟。”

唐周道:“洛阳那边怎么了,那里不是有马师兄在坐镇吗?”

宋七道:“道法有不同,师父不放心,故而我需要去一趟。师弟回见,我走了。”

唐周道:“一门师兄弟,你我皆手足,师兄能不能带上师弟,我想去看看大汉国都,更想见识一下你和马师兄的论道。”

宋七为难道:“都是房子,都是摊位,没啥可看的,且再说了师父也没让我带上其他师兄弟,所以师弟还是留在这侍候三位师父吧?”

唐周诡辩道:“师父没说让你带谁,但也没说不准你带谁,其意思就是你想带谁就带谁。”随后故作伤心继续道:“师兄你根本就没把我当自家师弟,什么都不愿跟我说,哪里都不愿带我去。”

巧舌如簧的唐周,重情知义的宋七虽感觉不合适,但终是耳根子软,心中没有太多的阴谋诡计,故而同意了让唐周跟行,只要不让信件失泄了即可。

行了数日,宋七都是不紧不慢的行走,路上还能神算子上身,搞个施符制水,??百姓苦痛。唐周对此本以为还是和以往一般的四方游行。但在一个夜里,想想教中近日的变故,唐周终还是决定赌上一把,若只是小事,只不过是潜伏失败,受些惩罚,但若是大事,这无疑是大功一事,从此飞黄腾达。故而趁夜,唐周把宋七给刺杀了,然后翻看包裹,得密信一封,拆开一看,连夜不停赶往洛阳。

回到尚书台,立即呈信上告汉帝刘宏,刘宏惊变,即刻下令召大将军何进来内朝议事,商讨对策。何进表示,臣下木有良策,如今只好先下为强,我们能做的只有先遣将调兵把马义元这反贼份子给砍了,然后再把中涓封谞这一干人等给通通下狱,明天在菜市斩了,以正朝廷威严。如此没了内应,太平教众说不定会直接惶恐不敢反,只留下张角那孤寡匹夫,人人得而诛之。

宋七被杀,唐周告密,洛阳大案,把张角打了个措手不及,他怎么也想不到,本是万无一失的事怎么就漏洞百出了。教中不平,一堆深间未除,所谓军队,更是没操练上几天,这怎么与大汉天军相持,但事已至此,只能接受。

故而只好暂缓一切,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向世人宣言:“仙神临凡,赐下仙灵果,汉运将终,代天宣化,济万民于水火,上天至公、至善、至美,你我皆是天的儿女,理应顺天从正,共享此世太平。”

张角的声音传遍了神州九地,四方百姓,纷纷响应,裹黄巾以示身份,一夜之间,黄巾军便集众四五十万,浩浩荡荡的开始攻城掠地,无数官兵一见势不可阻,便开始望风而靡,弃城丢印,把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留给了黄巾军。攻城结束,大抵便演变成穷苦人家拖家带口或自愿或被迫的加入黄巾军,地主豪绅的宅院农庄在被清洗之后,就是一把火烧个精光,如此不过数日,黄巾军人数直接来到了上百万。

形势愈发不妙不可控,城池沦陷,交战失败的战报不断的送入洛阳,没有办法的何进只好进宫奏报,直言形势危机,刻不容缓,请求汉帝火速下诏,让地方官员自行募兵备守,讨贼立功,以待援军。洛阳这边则让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各领一路精兵前去平息叛乱,再复大汉雄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