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章 谋夺青州,刘备被针对了(1 / 3)

加入书签

第102章谋夺青州,刘备被针对了

“哈哈哈”

卢植开怀大笑。

这一生的仕途,跌宕起伏,但卢植淡泊名利,初心不改,更是有教无类,遍收门生。

但卢植心中,一直都有一个遗憾。

诸多门生中,没有一个能继承卢植的兵法。

并非是没有善于征战的,而是在卢植的心中,这继承兵法的人首先得有大节!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倘若被心存歹念、又不忠汉室的学了去,那不仅仅是汉室的悲哀,也会将卢植一生坚持的大节毁掉。

因此。

卢植一直都没能寻到合适的门生传授,直到遇见了关羽!

虽然以前也见过关羽,但那个时候的关羽还只是刘备身边的一个马弓手,入不得卢植的眼。

而在南下的途中,听张飞聊起关羽的过往和品性后,卢植就对关羽产生了兴趣。

来到临淄城后,又进一步了解了关羽的品性后,卢植就萌生了将关羽收入门下的想法。

只不过卢植没想到,第一次主动要收个门生还被拒绝了。

这若是换个人,估计卢植都拂袖而去了。

但关羽,着实让卢植太爱了。

有万人敌的勇武,又能秉持忠义大节,还时常诵读春秋大义、自学兵法。

这样的才俊,让卢植如何不爱?

“老夫已到知天命之年,遍收门生,但未有能继承老夫兵法的。”卢植微微捋了捋短髯,语气中也多了欣慰:“今遇云长,吾愿足矣!”

关羽亦是感动不已。

自研习郑平赠送的《犬韬》时,关羽其实一直都对卢植有好感。

郑玄注释《犬韬》,只是让《犬韬》变得通俗易懂,但卢植复核《犬韬》时,却时常会留下一些感悟。

掌兵之人,当存大节,以报恩主。

这样的观念跟关羽几乎是一致的。

“恭喜叔父,得偿所愿!”郑平出言恭贺。

让关羽拜师卢植,郑平一致都在暗中推动。

从郑平赠关羽《犬韬》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论大节,关羽跟卢植皆是忠义之人,即便身处困境也不忘报恩主之义。

而相对于卢植,关羽虽然武勇更甚一筹,但文略却是缺乏不少。

以文略弥补武略,才能尽可能的凸显关羽的优势。

而有卢植门生这个身份,也能让关羽在处理跟士人的关系上,多一分优势。

不当卢植的门生,关羽会被认为是轻慢士人。

可当了卢植的门生,那就不一样了。

因为卢植的大儒名头,关羽又是卢植倾力培养的继承人,即便关羽傲了些,也不一定会被认为是轻慢。

气势和名头摆在那里,普通的士人想得到关羽的敬重,好歹得拿出真才实学啊!

“二哥啊,现在俺三兄弟,可都是卢师门生了。”张飞笑着凑近关羽,压低了声音:“二哥,《卢氏新书》还俺。”

关羽卧蚕眉一挑,佯作不知:“什么《卢氏新书》?”

张飞一愣,跳脚道:“二哥,当然是卢师赠给俺的《卢氏新书》啊。”

“哦。”关羽淡淡开口:“三弟,上回赠给你的美酒,你能还回来吗?”

张飞不假思索:“你都赠给俺了,俺怎么可能还?”

话音一落,张飞脸色顿时一垮:“二哥,伱又诈俺!”

哈哈哈

一阵笑声响起,却是刘备喜不自禁、开怀大笑。

随着刘备儿的笑声响起,张飞也跟着笑了起来。

一时之间,衙署内笑声迭起,一片欢乐。

片刻后。

郑平又建言道:“使君,可让叔父跟云长一起去平原国。正好让叔父去见见平原王,使君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刘备眼中忽然闪过一丝迟疑,但很快又消失不见:“显谋言之有理!卢师,此事就拜托了。”

卢植点头。

南下的目的之一,就是以刘备长辈的身份主持刘备跟平原王刘硕外甥女郭昭的婚事。

待得诸事安排已毕,众人各自赴任。

郑平却是单独留了下来:“使君可是有心事?”

刘备见郑平看出了端倪,不由一叹:“显谋,我只是有些担心,万一谋划失败了,岂不是误了对方的终身大事。”

郑平大笑:“使君多虑了。郭贤人未出阁就三嫁亡夫,又岂会因为使君的谋划而担心终身大事被耽误?”

“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使君人还在,即便真的天命不在,难道郭贤人还会舍弃使君独自离去吗?”

“更何况,我并不认为,谋划会失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