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3章 真是奇妙的缘分(1 / 2)

加入书签

太傅在凤疏影的固有记忆里是很清正的官员,他之前觉得这种人家的家风应该都是清正的。
这种人家里竟会出现这种事情,简直就是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那犯人回答:“是的,我后面也去查了,确实就是皇后娘家的侄儿。”
凤疏影深吸了一口气道:“行,这事我知道了。”
那犯人哭着道:“因为这事是皇后的娘家人做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敢受理我的案子。”
“我不求别的,只为我枉死的爹娘求一个公道。”
他因为拒绝售卖家中的田地家破人亡不说,因为他父母死全算在他的头上。
他被人指指点点,背负了极大的压力,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过得生不如死。
凤疏影知道,皇后有嫡子,之前昭元帝虽然一直没有立太子,但是众人都觉得景时枫会成为下一任皇帝。
太傅在朝中的声望也极高,门生遍布天下。
说句不夸张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朝中的官员拍他们马屁的人数不胜数,没有人敢为难皇后的侄儿。
直到几个月前,景时枫死后,皇后没了倚仗,太傅府行事也比之前更加低调。
但是就算是如此,也没有人敢去招惹或者违逆他们的意思。
那犯人的这番话,引起了不少的人的共鸣。
当即又有好几人说起他们的冤屈,竟有好几个和那个犯人的情况相同。
凤疏影问那个犯人:“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方。”
那犯人回答:“小的叫武应文,家住万年县大槐树村。”
凤疏影听到这个名字愣了一下,问道:“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那犯人又不明白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却还是重复了一遍:“小的叫武应文。”
凤疏影的表情有些古怪。
她的表情古怪的根本原因在于,那犯人的名字和书里的权相名字对上了。
在原书里,景时砚之所以能和景墨晔斗的不分伯仲,便是因为他身边有个极利害的谋士叫做武应文。
武应文父母双亡,心思深沉,对景时砚忠心耿耿,是景时砚手里最好用的一把刀。
景时砚登基称帝之后,武应文是成为他的宰相,为他治理江山,主持变法。
虽然后面他因为行事太过狠辣,得罪了不少人,没能善终,但是他的能力无人质疑。
她实在是没有想到,她坐个牢而已,竟就遇到了处于绝境中的武应文。
巧灵见她面色不对,问道:“小姐,有什么不妥吗?”
凤疏影摇头:“没事。”
她此时琢磨着要如何用武应文。
他这样的人才,终究不能浪费了,她是个懒人,没有抱负,没办法让他发挥他的能力。
她在经历过这些事情后,对景时砚的观感已经不太好,不能便宜他。
若有机会,还是介绍给景墨晔吧。
武应文对着凤疏影磕了三个响头:“若王妃能为我申冤,我愿为王妃做牛做马!”
凤疏影淡声道:“做牛做马倒不必,你别喊我王妃就行。”
武应文愣了一下,她笑道:“我姓凤,你们叫我凤姑娘便好。”
武应文的牢房和她的牢房隔得有些远,并没有听见她和景墨晔的对话。
此时他听凤疏影这么说,他便道:“谢谢凤姑娘。”
凤疏影闲着也是闲着,又问了一些关于武应文案子的一些细节,他都细细说了。
这桩案子其实并不算复杂,只是没有人敢受理而已。
这件案子她心里有谱了,又问其他犯人是否有冤曲。
这种机会对有冤的犯人来讲,简直就是千载难逢。
他们挨个给凤疏影说他们的故事。
凤疏影在狱中待着有些无聊,听他们讲他们蒙冤的事情,她的日子下子就充实了起来。
且她懂相面之术,从他们的面相她就能基本上看出他们的大概过往以及品性。
所以这些人没有人能在她的面前撒谎。
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拆穿几个想要在她的面前装可怜,欲洗脱罪名的犯人后,众人看她的眼神就像是在看神明。
凤疏影淡声道:“你们不要试图在我的面前撒谎,你们所有的一切都写在你们的脸上。”
“你们是真的有冤,还是在骗我,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那些试图骗我的,罪加一等!”
她这话说完后,那些试图脱罪的犯人才歇了蒙混过关的心思。
因为她用雷符劈死了守卫,以至于那些守卫,没有人敢过来巡视。
他们就算知道凤疏影在审案,也没有人敢来阻止。
和这些犯人比起来,这些守卫更在乎自己的性命。
不夜侯去大理寺坐牢,把大理寺的人给整崩溃,凤疏影来京兆府坐牢,则是来肃清冤假错案的。
景墨晔见过凤疏影之后就去找了京兆尹。
京兆尹之前就很怕他,他成为摄政王之后就更加怕他了。
他虽然有他的小心思,但是却绝不敢明着跟景墨晔做对。
他一看见景墨晔直接跪倒在地:“王爷饶命!王妃的事情都是杜少尹越过我一手安排的!”
他嘴里的杜少尹也出自太傅府,是杜太傅的次子,也是少傅里在京中有实权的人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