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3章 不出银子就得出命!(1 / 2)

加入书签

魏家先亡在前,严家惨案紧随其后。短短两日,南允的形势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桂盛从托一碗补汤的福睡得天昏地暗,等好不容易挣扎着掀开眼皮时,严家已经不是自己印象中的那个严家了。一夜灭门,神话破灭。令人胆寒的事实就发生在眼前。桂盛惨白着脸看着地上残留的惊人血色,嘴唇反复哆嗦挤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在严峻身边见过数次的心腹不再叫严大,反而自称叫苏二。苏二笑得客气,语气还带着说不尽的唏嘘:“桂家主,昨晚水匪来袭闹的动静不小,没惊扰到您休息吧”桂盛强压着心头的无数后怕,强作镇定:“不曾。”“我睡得沉,多亏诸位保护得力。”“那就好。”苏二跟看不见桂盛眼中的惊惧似的,自顾自地说:“水匪手段残暴,昨晚严会首在赶往江南的途中遇袭不幸身亡,严家老宅也惨遭血洗。”“在外的严家血脉也无一幸存,实在是骇人听闻。”“为安全起见,桂家主若是无他事的话,不如小的派人送您回去先歇着”桂盛心头再度一颤,紧攥着拳头说:“严家一脉,尽数断绝”“是啊。”苏二无奈道:“水匪哪儿是好相与的人物会首误交匪类,终是自食恶果。”“毕竟水匪的报复,哪儿是些许家丁护卫就能抵挡得住的呢您说是吧”世人皆知水匪狠毒,对于水匪灭门这样的惨案,就算是听说了也不会觉得多意外。让人惊讶的是严俊与水匪的勾结。南浔商会自称是江南商人之首。每年打着各种名义压榨打压各类商户,收取名目繁多的安身银,对外一直宣称与水匪不死不休,是永久的仇敌。可如今郝良的血腥报复一出,再加上外头宣扬而起的南浔商会与水匪早有勾结的罪行败露。昔日被无尽打压,对商会积压诸多不满的大小商户愤怒而起,曾一度被视作小商户庇护神的南浔商会,彻底跌落神坛。南允所在的魏家罪行确凿被水运司派人绞杀。严家罪行暴露,被水匪报复灭门。现在被扔在狂浪剑锋之上的,只剩下个看似安然的桂家。眼看着桂盛的脸色一变再变,苏二轻笑道:“桂家主有所不知,自严会首与水匪勾结之事败露,整个南允的商户群情激奋,天刚亮就闹起来了。”“现在商会中做主拍板的几家门前大多都挤满了受屈的人,闹着要讨回过往给出的安身银,要讨个说法,桂家的门前也不少呢。”桂盛:“……”苏二幽幽地说:“桂少爷倒是处事有方,面对逆境也算是不慌不忙,可到底是众怒难压,现下只怕也等着您回去主持大局呢。”“我现在就派人送您回去”火烧到了自己的身上,桂盛再也没有隔岸观火的好兴致,也顾不上兔死狐悲为昔日的会首哀叹片刻,脑子一片空白的暗中赶回了桂家。苏二没跟桂盛说笑。南允是真的乱了。南方本就以商户居多。大至到可号令官府的南浔商会几大家,小至在渡口边上靠着一艘小渔船求生的寻常百姓,路边随处可见的大小摊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组成了个数量惊人的基石,也成了商会之首汲取血肉的土壤。凡是在水面上要走船的人都知道,若想保自己的船货与性命,就必须在下水之前到商会缴价值货物三成的安身银,借此换取商会给自己的护身符。有护身符的船大多可以安然渡河,遇上了水匪也只需要献些好处就能脱身。若是没买到这个护身符就贸然下水,被水匪劫掠的风险将会增至八成,而且十有**无法活着回来。最初在南浔商会的巨大影响力和宣扬下,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会首出面与水运司共同运作后,逼得水匪不得不收敛恶行。谁也没想到这居然是狼狈为奸,匪人横行。如今严家恶行败露,饱受多年欺瞒的商户愤怒不已,找不了已死的严俊,就纷纷打上了桂家的大门。都是南浔商会的一员,桂家总不可能毫不知情。既为得利者。严家给不了的公道,那就去其余的几家找!这个公道必须讨!桂盛赶回桂家的时候,外头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桂联志浑身狼狈大喘粗气,哭丧着脸说:“爹,你可算是回来了!”“现在外头……”“你先别嚎!”桂盛阴沉着脸打断桂联志的呼喊,咬牙说:“外头到底是个什么情形了赶紧说!”桂联志奔走无效累得宛如死狗一般,跌坐在地上苦笑道:“爹,不中用了啊……”“咱家在南允的铺子都被人围了起来,家宅也被人团团围住。现在但凡是从咱家大门走出去的,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女的被咒骂被丢菜叶臭鸡蛋,男的一句话都没机会说,人围上来摁住就是一顿暴打。”“人实在是太多了,护卫根本不管用,只能勉强抵住门不让人冲进来打砸闹事儿,可……”“可眼下这情形勉强抵挡得住一时,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一世啊!”眼看着桂盛的脸是越来越黑,桂联志破罐子破摔似的带着哭腔说:“咱家的大小铺子面前闹得更是无状。”“那些刁民拿着棍棒直接往里闯,见了阻拦的人不管不顾就是一通打砸,现不光是买卖没法做了,铺子也开不下去了。”“那些人口口声声都喊着要商会给出个交代,把之前巧立名目从各处收来的银子都还回去,可是……”“可是商会之前收的那些安身银,咱家本来也没分到多少啊!”南浔商会的确是借助势大搜刮了不少银钱。可搜刮到手的好东西大部分都进了上三家的口袋,剩下的大多数也都入了水运司和水匪手里。桂家一直不太敢往上拔尖儿,每年为了确保自身商船无虞也付了不少代价。然而外头被蒙骗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