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双花斗芳(1 / 2)

加入书签

周胜利用尽全力挣扎着,恍惚中,似乎是回光返照,他感觉到又有些力量回到了身上,像被人推着一样往前游,终于脚下踩到了泥沙。再往前奋力一冲,他的肩膀以上部分露出了水面。

此时岸边已来了好几个人。大家一同下水,把他和两个小男孩带出水。

离开水面的周胜利连坐的力气也没有,很不雅地躺在沙地上,张着大口喘粗气。

孩子们的家长也闻讯赶来了,在别人的帮助下往外控孩子腹中的水。

等到后面救出的两个孩子吐出脏水哇哇哭时几位家长才松了一口气,一齐来到胜利面前说着感谢的话。

几个孩子被家长带走,周胜利身上的力气恢复了一部分后,在两个小伙子搀扶下慢慢往回走,另外有人帮他推着自行车,抱衣服。

回到住处后,不断有人来看他。

他对关心他的人反复解释:“我没有事,只是体力消耗过大,休息一会就好。”

周胜利救的三个男孩子均是山后村的人,除了孩子的父母外,他们亲、近门的人也过来向周胜利表达感激之情。三个孩子的家长还送来了鸡、鸡蛋和青菜等生活必需品。每天少不了到周胜利住处一、两次的李福来却没有过来。

周胜利资助十元钱解了退学之危的李仁花跟在她娘的后面也过来看望他了。

他问李仁花,“今天不是星期天你怎么没上课?”

他还以为李仁花家里又不让她上学了。

李仁花说道:“周大哥你真被水淹迷糊了,天都快黑了,我放学回来了。”

周胜利知道乡中学有学生的大通铺宿舍,但住校需要交住校费,估计她为了节省每天五分钱的住校费没有住校,对她说道:“后山通乡里的路上行人少,你一个女孩子早、晚走路不安全,最好是选择住校。”

他征求仁花娘的意见:“大婶,我替她交住校费,让她住校吧?”

仁花娘说:“不行不行,无亲无故的,哪能老让你花钱。周领导,你别光听人说我会噘人,其实我这个人也有优点:不占人家便宜,你代交的学费早晚还得还给你。”

周胜利说:“大婶你不愿占便宜是你的美德,但是你也要为大丫的安全着想。她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要是万一有个意外,可是影响她一生的幸福。”

仁花娘道:“你挣钱也不容易,也还要养家,我们不能用你的钱。”

周胜利说道:“我的工资高,在村里住着花不了多少钱。我父亲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工资比我还高,家里临时用不着我的钱。大丫喊我一声周大哥,我替她交住校的钱是应该的。”

李仁花也帮着她娘说话:“周大哥你不用为我担心,我力气大胆子也大,不怕事。你真要怕我出事,我们村在乡中学上学的有好几个人,男、女同学都有。我与他们说好,往后上学、放学,约好一起走。”

仁花娘关心地问他:“天不早了,你也饿了,吃什么,我让仁花帮着你做饭。放心,她会做饭。只要学校不上课,我们家里都是她做饭。”

正说着话,刘锦花提着一只带花纹图案的篮子进了屋,

看见李仁花母女在,打了个招呼:“三婶在,大丫也过来了。”

仁花娘看见刘锦花往饭桌上放篮子,问道:“他大嫂子

带了什么好吃的慰劳咱们的周领导?”

刘锦花道:“小周今天跑县城来回二百多里地,又在水库救人,气力消耗太大,晚上没有力气做饭,我给做了一碗鸡蛋面。”

她这个篮子还有一层篮盖,打开盖,香气随着热气散发出来,篮子里面放着一只大海碗。海碗里满满一碗面条,上面还卧着两个荷包蛋。

刘锦花往外端着海碗,说:“我是代劳跑腿的,饭可是我二叔公家做的。他家四个丫头一个儿,如果不是你出手相救,他家就可断后了。”

李仁花早已把篮子抓到手里,仔细看着,羡慕地说:“大嫂子手真巧。”

刘锦花道:“守着你妈我三婶,山后村里谁敢夸手巧?瞧你裤子上,明明是补了两个补丁,看上去就是两朵牡丹花,比新的还好看。”

一向语言锋利泼辣的仁花娘在别人的夸赞面前也有低调的时候:“咱娘俩不一样,你巧是在手上,我巧是在剪子上。”

这一句话之后,她的话又回到了一贯风格上:“你这个妇女主任都知道来看看周领导,成才那个小杂碎怎么没来?乡里的同志做了天大的好事,他这个当书记的屁都不过来放一个。”

刘锦花对周胜利喊道:“走了一路,面条有些坨了,乘热吃了吧。”

李仁花听着刘锦花喊周胜利连个称呼都没有,像两口子说话似的,心里立马来了气,把正在仔细看着的篮子往地上一扔,身子背对着刘锦花。

仁花娘也感觉到刘锦花与周胜利之间关系有些亲密,觉得在后山村,受过周胜利恩惠的女儿与周胜利之间的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