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1章 光棍村里出教授,山谷飞出金凤凰(1 / 2)

加入书签

陈希秋正在埋头研究孔子思想对世界的影响,一看是家乡福宁县的电话号码,便连忙接通笑道:“您好!我是陈希秋,请问您是哪位?”

赵丽婷笑意满满地说:“陈教授好!我是福宁县电视台的记者赵丽婷,我想向您了解赵蔡明老师的情况,方便吗?”

陈希秋粲然一笑道:“方便的,请问您想了解一些什么?”

赵丽婷直言不讳地问道:“听说,您是赵蔡明老师学生,还是他资助读完大学的!是这样吗?”

陈希秋点头笑道:“是啊,没有赵蔡明和李贵英两位老师,我连初中都没办法读完!他们夫妇俩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赵丽婷笑着点头说:“陈教授是一位很懂感恩的高级知识分子。当时是什么情况下要赵蔡明老师资助您读书的?”

“说起来不怕丢人,当时家庭非常困难,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加上自己又是生长在极其偏远的山沟沟里。所有的学杂费都是赵、李夫妇捐赠的!”陈希秋实话实说道。

赵丽婷问道:“您的老家就是被称为‘光棍村’的岭坑村吗?”

陈希秋点点头笑道:“是啊!这个名字也是赵老师取的,他为了改变岭坑村贫穷落后的现状,向上级争取开路经费。”

赵丽婷哈哈一笑说:“这个名字真会引人同情啊!领导看了一定大笔一飞,钱就手到擒来了!陈教授,赵老师说的光棍村,是不是很多人打光棍啊?”

陈希秋叹了叹气道:“确实如此!很多年轻人因为家庭贫困,村落偏远,娶不到老婆。能娶到老婆的男人,也是用自己的姐姐或者妹妹去邻近村换亲的!”

赵丽婷不解地问道:“什么是换亲?”

陈希秋叹息道:“所谓‘换亲’,就是用自己的姐姐或妹妹和别的家庭换姐姐或妹妹来当老婆啊!这样的事儿,在当时的农村是见怪不怪的。这叫亲上加亲。”

“岭坑村现在不叫‘光棍村’了吧?”赵丽婷笑着问道。

陈希秋笑盈盈地说:“经过赵蔡明老师的努力,公路开通了,大多数农民家庭都脱贫致富,而且基本上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到目前为止,家家都有大学生,大部分的家庭都搬到县城或者外地城市。”

赵丽婷喜笑颜开地说:“陈教授,您时间宝贵,我就先采访到这里,若有需要,我再打电话向您讨教,可以吗?”

陈希秋笑容满面地说:“好!我下个月初会回福宁县参加赵蔡明老师的退休专题座谈会,期待和赵记者相遇!”

赵丽婷喜出望外地笑道:“好啊!我也期待能快点见到陈教授!谢谢陈教授,再见,后会有期!”

采访结束后,赵丽婷一行人坐在回程的车里聊了起来。

吴健志看着坐在副驾驶室上的飘飘长发,笑道:“赵大美女,今天辛苦你啦!采访了你的本家赵蔡明老师,有什么感想?现在让我来采访你一下。哈哈!”

赵丽婷嫣然一笑说:“我在想呀,赵蔡明老师一表人才,当时怎么肯长期待在‘光棍村’任教那么多年?听说赵倩还是在岭坑村出生的!”

金希亮笑着摇摇头说:“虽然没去过岭坑村,但就凭陈希秋教授的描述,我一天都待不下去。赵蔡明老师也算是奇人一个啊!”

吴健志笑道:“也许是爱情的力量吧,不知道当时是谁当校长,把赵蔡明和李贵英老师安排在一起。也算是成人之美吧,哈哈!对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夫妻校?”

金希亮笑着点头说:“听说过啊,一所学校就两位教师,在工作分配上,让一对夫妻在仅有两位老师编制的学校任教,就叫‘夫妻校’。”

庄小武操弄着方向盘,笑道:“光棍村也好、夫妻校也罢,如今都不复存在,可以写到历史去了。”

金希亮叹息道:“赵蔡明老师是优秀师范毕业生,按规定要安排在中心小学任教。不知道当时什么情况会被安排到如此偏僻的村校任教?”

吴健志笑了笑说:“赵蔡明老师不会送礼呗!六十年前,正规学校毕业的老师还非常少,况且是优秀毕业生,怎么可能不留在大的学校任教呢?我在想,当时的那个校长,可能是个贪官污吏,赵蔡明老师没有送礼,所以只能去村校任教,而且长期留在偏远山村。”

赵丽婷笑着说:“我昨天晚上看了赵蔡明老师的档案,他还是省级农村优秀教师呢。如果在乡镇中心小学任教,就没有这个殊荣喽!”

金希亮呵呵一笑道:“赵蔡明老师要不是长期坚守在农村,一出来就在中心小学任教,算不定早就当校长了,还会是普通教师吗?”

吴健志曾经也是教师,之后改行到宣传部,将近五十岁的人,还只是享受副科级待遇的科长。他深知要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并不容易,如果没有后台,又不跑不送,永远原地不动。他笑了笑说:“我看不一定,如果不懂官场规则,再有水平,也当不了校长。赵蔡明可能成为特级教师。”

金希亮叹了叹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