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6 章(1 / 4)

加入书签

影片正式播放。

正副标题很快化作墨水晕染开来填满整个屏幕,下一瞬,墨迹散开,镜头重新明亮。

清晨阳光洒落,木质城门被城卫推开,拉开了一天的序幕

城外已经排了长长的入城队伍,除了采买的村人外,还有几名身后背着布料遮挡物件的年轻人

无论是排队的百姓,还是城卫对此都见怪不怪

“咱们可是乐乡,两位乐圣隐居,还有琴瑟二公子,慕名前来拜师或是想要与两公子比较,博那一朝成名的年轻人多了去喽。老汉挑着装满了菜蔬的扁担,和前面同样农人打扮的汉子闲聊着

中年汉子抬袖擦了擦脸,露出个憨笑:“还要多谢两位乐圣和公子,若是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来来往往的乐师们和这番热闹,俺听说外面现在可乱了,放到别地。咱们这些老百姓的目子可没有这么好过。老农也感慨道:“自从上京先王驾崩,新王登基,上京的各道指令成了摆设,各地大小诸侯割据互相讨伐,唉,天就这么变了。“好在两位乐圣为几位大王的座上宾,咱们这小小越城才能有这好日子,唉,听说外面又要打仗了,老天保佑瑞王大胜。[划重点,背景设定是真正的乱世,到处在打仗啊。)

[桓导还真是扣题,简单粗暴就叫越(乐)城,生怕我们不知道是吧,狗头。]

乐师们进入越城,街旁开着各种乐器的店铺,路过客栈茶楼外,也能听见各种丝竹管乐之声。

除了琴瑟这两个镇城的乐器外,越城内,其他乐器同样有生存的土壤,两位乐圣非但没有打压反而鼓励百花齐放乐师们落脚后,每目前往两位乐圣的府邸拜访,然而,两位乐圣年龄已大,许久之前就已经不再公开露面,而他们也都收到了最满意的关门弟子,自然不会继续收徒。两位乐圣一人为琴圣,一人为瑟圣,同时期出名,互相比较了一辈子,到老就连收的弟子也没有放弃攀比,美名一同传出的琴瑟二公子就是他们的衣钵传人,据闻,被瑞王亲自评价为青出于蓝胜于蓝!如今前来越城的乐师们都只是想要试一试,能拜师最好,不能也没关系,他们真正的目的其实是瞻仰琴瑟二公子的芳华。每月中旬,越城南北都会搭建擂台,两位公子公开竞技。

琴公子殷华年,瑟公子庄维,延续了师父辈传下来的乐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们要的不是齐名,而是育下每次表演后,由城内乐师和百姓们投票。

乐师投的为雅票,百姓们投的为俗票,琴瑟两门争得也不只是阳春白雪,还要争那雅俗共赏。

[有趣包容的灵魂,这就是乐圣的格局嘛,爱了。]

[等等,不是说感天动地兄弟情吗,咋成死敌了?]

随着临近月中,城内客栈人满为患,月中这天,天未亮,城门外就排出了蜿蜒的长龙,其中还有一些精致的牛车、马车,都是从附近城镇赶过来凑热闹的贵人们,越城在周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随着时间临近,城中百姓讨论的更加热烈:“上次好像是庄公子嬴了,庄公子再胜一局就拉开差距了吧。“胡说啥,上上次还是殷公子赢了呢,老婆子我在这开店二十年,记得清清楚楚,从两位公子十六岁第一次对决,如今已经正好十五个年头,一年四场竞技,截止这次比赛之前,正好六十场比赛,两位公子正好都是三十胜,三十负,平局!在台下百姓千呼万唤中,两位公子终于现身

百姓们自发将路让开,琴圣府邸的大门打开,数名脸带面纱,手持花篮的白衣侍女开路

在侍女身后,玉冠白衣,怀抱长琴,举止优雅的殷公子抬步迈出

百姓再次充当场外解说:“琴圣一门上下皆仙子,我是说,除了殷公子外全是女子,据说当年琴圣见殷公子实在天赋颇佳,才破例收他为徒儿。‘[吼吼吼,莫名中二却又很带感怎么回事。]

在侍女小姐姐们的护送下,殷公子保持着高岭之花般的冷淡,没有给围观百姓们多余的视线,一步步走向尽头的五层楼阁。楼阁的雅间之中,贵客们已经落座,殷公子登上镂空的最顶层,小心将师门传承的古琴放在案几上。透过镂空的护栏,即便在楼外的百姓,也能看到殷公子抚琴的全过程

殷华年微微颔首,这代表着他已经准备好,紧接着,便缓缓闭上了双眼,等待他的对手。

而另一位瑟公子却迟迟没有现身,不过看百姓们和雅间贵人们的模样,似乎已经习惯了。

有第一次前来观看的少爷不解地嘟囔:“怎么还没来人啊,没有人去看看嘛?

"稍安勿躁,那位庄公子每每直到开比之时才会现身。

”那叔父,咱们现在就这么等着?

”自然是要等。

年轻的小少爷明显不是很满意,向来只有旁人等他的份,哪有他等人的道理:“叔父,那庄公子这般也不怕得罪人?殷公子可是早早就来了呢。叔父摇了下胡须反问:“得罪谁。你还是我?

在小少爷不知所措的目光中,叔父摇头道:“殷、庄两位公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