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下雨 六月初九(2 / 3)

加入书签

说着他状似不经意地敲了两下蓝布,陆久听出来里面装的应该是个小匣子,便顺手接过,放进身边的篮子里。

他弯腰放东西的时候,错过了沈迁跟周木匠的会心一笑。

既然来了县城,两人又去买了一些琐碎的,在集市上很难买到的东西,最后才去的书铺。

《千字文》是读书识字最基础的书,一共才一千字,薄薄的一本,但是要五百文,平均每两个字就要一文钱了,沈迁即便早就知道这些贵,当伙计报出价格后,他还是忍不住咋舌,这么高的读书门槛,寒门哪里出得了学子啊,村里人一年到头喂一头肥猪,也就能值个二两银子左右,用来买书,只能买三本最基础的,还有笔墨纸砚跟交束脩都要银钱。

也难怪知道他让学生看着黑板认字,用沙盘练字,村里人几乎都将适龄的孩子送了过来,因为比起其他先生,去他那里读书确实省钱。

他收的束脩也少。

拿到书,还有纸没买,陆久听到外面有人挑着箩筐叫卖葡萄,便道:“我出去看看。”

家里树上的最后几个桃子也吃完了,地里除了黄瓜,再没啥可以吃的零嘴了,若是葡萄好,他想买些回去尝尝鲜。

同样想尝鲜的人不少,陆久才从书铺出来,就遇到一个熟人。

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手里提着个竹编的小篮子,一脸怪异地看着陆久,“你去书铺做什么?”说完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待陆久回答,就又继续道:“不会是去给你那不能科举的相公买书吧?”

“书铺又不是你家开的,你管我去做什么?”陆久面无表情地道,“倒是你一个小姑娘家,在大街上议论自己堂哥的夫婿,婶子便是这样教你的吗?”

“呸,”陆婉不屑地道,“谁会稀罕讨论你那有罪之身的夫婿,也就你会当个宝。”

说完她小心提着装着葡萄的竹篮,头也不回地转身走了。

沈迁很快买好东西从书铺出来,看到陆久神色有异,问:“是认识的人?”

“我叔叔家的女儿,陆婉。”陆久撇了撇嘴道。

沈迁听到陆婉的名字,脚步顿了下,不过他很快掩饰好,牵起陆久的手道:“不是要买葡萄吗?我们赶紧去看看,不然好的都被别人挑走了。”

葡萄装在两个大筐里,有几个女子跟哥儿围在筐边挑选,筐里的葡萄每一串都不大,结得也比较稀疏,但是葡萄颜色紫红漂亮,挂着一层浅浅的白霜。

摊贩看到沈迁跟陆久走到筐边,便招呼道:“今年天旱,葡萄不算好看,但味道比前几年都好,客人要不要买几串?”说完还揪了两颗给沈迁,示意他们尝尝。

沈迁递了一颗给陆久,两人想起先前赶集卖桃子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么招呼客人的。

不过确实是这个道理,今年雨水少,虽然桃子葡萄这些东西都长得不是特别好,但味道上佳。

只是六文钱一斤的葡萄确实不便宜,即使如今一家三口都能赚钱,沈迁跟陆久也只挑了几串小的,花了十五文钱。

付完钱陆久还感叹了一句,“都够买一斤肉了。”

走远几步,沈迁才压低声音道:“等冬天我们托人帮忙打听下,看能不能买到几根枝条,应该能插活。”

“真的?”陆久好奇地问,他还以为葡萄跟桃子李子一样,要有根才能活。

“真的。”

陆久回头看了眼卖葡萄的人,有些惋惜,刚才尝的那颗葡萄还挺甜的,只是像这种家里葡萄拿来卖的,估计不会愿意卖枝条。

青坪村没有人家里有葡萄,自然金贵,沈迁跟陆久回去的路上,特意在篮子上面放了斗笠遮住,到家后给来串门的李秀云跟李桂香各分了一小串,两人也是小心翼翼地藏好了带回去。

下午,沈迁给学生们上完课出来,看到天边的那团乌云聚得更大了一些,不由驻足,只要这一场雨落下来,给大家田里灌满水,今年的收成就不会被影响太多。

走在前面的孩子们已经唧唧喳喳地在讨论,下雨后要去哪里捉泥鳅,说着有反应过来的小心地回头看沈迁。

“刚下雨的时候不准去。”沈迁道,天旱了太久,刚下雨的时候不适合去玩水。

“您放心,我们肯定等水发起来了再去,那会儿才有泥鳅。”好几个人一起保证道。

不知道为什么,对着沈迁,他们莫名觉得惧怕,沈迁不准他们在没有大人的时候去河边玩水,就真的没人敢去。

第二日天将亮未亮的时候,便起了风,各家各户没关严的门窗被吹得噼啪作响,没一会儿,便有豆大的雨滴落下来,有人高喊着落雨了。

沈迁被吵醒,起床关严门窗,跟陆久站在门边看了阵雨,两人又回到床上,打算睡个回笼觉。

村里大部分人跟他们一样,累了这么多年,终于能放下心,睡个安稳觉了。

这会儿大家地里即便有水,也不多,按照这个降雨量,大概要等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